约8690字。
《兼爱》课前
一、课内分析
1.《兼爱》中,在墨子看来,“天下之乱”有哪些?是如何产生的?
2.《兼爱》一文是如何一步步表明自己观点的?
3.《兼爱》一文中作者在这一部分是如何展开论证、表达观点的?
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视父兄与君若其身,恶施不孝?犹有不慈者乎?视弟子与臣若其身,恶施不慈?故不孝不慈亡有。犹有盗贼乎?故视人之室若其室,谁窃?视人身若其身,谁贼?故盗贼亡有。犹有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乎?视人家若其家,谁乱?视人国若其国,谁攻?故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亡有。
4.《兼爱》中墨子的“兼相爱,交相利”的观念和“自爱”“自利”的观念是矛盾的吗?
5.有人说,读墨子的《兼爱》就像是听老太太说话,有絮叨之感,语言不简洁。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你是怎样看待墨子语言的“絮叨”的?
6.墨子为什么提出“兼爱”思想?《兼爱》
7.阅读课文《兼爱》,分析《墨子》在论述上的风格特点。
8.“兼爱”的思想可谓是墨子为当时的乱世开出的药方,它在当时的社会可能实现吗?《兼爱》
二、名著阅读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
(一)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论语•学而》)
(二)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视父兄与君若其身,恶施不孝?犹有不慈者乎?视弟子与臣若其身,恶施不慈?故不孝不慈亡有,犹有盗贼乎?
(《墨子•兼爱》)
9.出自材料(一)的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
10.简要分析儒家和墨家论述“孝”的角度的区别。
阅读下面两段材料,完成小题。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汎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论语•学而》)
子墨子言曰:“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夫爱人者,人亦从而爱之;利人者,人亦从而利之。”
(《墨子•兼爱中》)
11.上述材料中,孔子和墨子的共同主张是什么?
12.简析孔子与墨子上述主张的差异。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兼爱》中的选段,回答问题。
察此何自起?皆起不相爱。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视父兄与君若其身,恶施不孝?犹有不慈者乎?视弟子与臣若其身,恶施不慈?故不孝不慈亡有。犹有盗贼乎?视人之室若其室,谁窃?视人身若其身,谁贼?故盗贼亡有。犹有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乎?视人家若其家,谁乱?视人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