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930字。
十四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学案
向 阳
一、学习目标
1、掌握文中四位作家和作者莫泊桑的相关资料。
2、注意本文叙述和描写中间插入议论和抒情的作用。
3、学习作者组织材料、安排结构的技巧。
4、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揣摩文章写入是怎样抓住人物特点,赋予人物不同的个性,最终实现以形传神的艺术效果的。
5、体味文章遣词造句准确生动、富有表现力的特点,增强语感,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
二、学习重点、难点
1、学习作者组材的技巧;
2、掌握人物描写的方法。
3、通过想象,再现形象,体味本文语言准确生动的特点。
三、学法指导
1.文献法。收集四位作家及作者莫泊桑的有关资料,包括生平简历、代表性作品简介、奇闻轶事等。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对课文的感性知识。
2.圈点勾画法。速读课文,筛选重要信息,快速把握文意。
3.图文再现法。现场勾勒四位作家的轮廓,深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5.鉴赏法。赏析本文摇曳多姿的人物形象美和语言的准确生动。
四、学习步骤
(一)有关福楼拜、莫泊桑等五位作家的相关资料。
福楼拜(1821—1880),法国作家。生于医师家庭。早期作品《狂人回忆录》《十一月》带有浪漫主义色彩和忧郁情调。1857年发表长篇小说《包法利夫人》,暴露资产阶级道德的堕落。1862年写出历史小说《萨朗波》,以古代非洲奴隶国家雇佣军队起义为背景,描写起义军首领马多和迦太基姑娘萨朗波的恋爱。1869年完成长篇小说《情感教育》(副题《青年人的故事》),描写一个丧失理想、自私自利的资产阶级青年的生活。1874年发表《圣安东尼的诱惑》,取材宗教传说,反映作者对资产阶级社会制度和精神文化的绝望。最后一部未完成的长篇小说《布法尔和白居谢》,描写两个找不到生活理想的人物的一生,充满浓厚的悲观情绪。他的作品,文字精练,是法国近世散文的典范。
屠格涅夫(1818~1883),俄国作家。生于贵族家庭。早期写诗(《帕拉莎》《地主》等)。1847~1852年发表《猎人日记》,揭露农奴主的残暴,农奴的悲惨生活,因此被放逐。在监禁中写成中篇小说《木木》,对农奴制表示抗议。以后又发表长篇小说《罗亭》(1856年)、《贵族之家》(1859年),中篇小说《阿霞》《多余人的日记》等,描写贵族地主出身的知识分子好发议论而缺少斗争精神的性格。在长篇小说《前夜》(1860年)中,塑造出保加利亚革命者英沙罗夫的形象,后来发表长篇小说《父与子》,刻画贵族自由主义者同平民知识分子之间的思想冲突。后期长篇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