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760字。
江苏省徐州市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抽测七年级语文试题
(友情提醒:本卷共6页,满分为14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答案全部涂、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卷上无效)
一 积累与运用(25分)
1.默写古诗文。 (10分)
(1) ▲ ,不问苍生问鬼神。 (李商隐《贾生》)
2)商女不知亡国恨, ▲ 。 (杜牧《泊秦淮》)
(3) ▲ , ▲ 。 ▲ , ▲ 。 (王安石《登飞来峰》)
(4)你陪远道来访的朋友小苏游云龙山,小苏说这山不高,没有名气。你说: “我们彭城诗人刘禹锡在《陋室铭》里说‘ ▲ , ▲ ’,这座山因为苏轼和张山人而名扬天下呢!"登上观景台,极目远眺,城市的山山水水尽收眼底,朋友感慨道:“不到绝顶还真看不到如此美景呢,这就是杜甫《望岳》中所说的‘ ▲ ▲ 啊!"
2.徐州美食冲上热搜,海量游客涌入本市。作为东道主,你准备了这样一段欢迎词。(9分)
趁着夜色正好,约顿徐州烧烤。热烈欢迎海内外朋友来到古城徐州!
这是座坚rèn(▲)不拔的城市。千百年来天灾战乱,这座城被黄沙埋了好几层,又被重建了好几次。黄河古道仍在城中心静静A(▲),我们把它建成了漂亮的公园。河边沿岸就点缀(▲)着几家很不错的烧烤。
这是座多元包容的城市。这里四通八达,古运河从这里流过,带来了全国各地的风俗和美食;今天的徐州正在B(▲)淮海经济区双向开放高地。中欧班列、万吨码头、国际机场,五通汇流,被我们的朋友圈从太平洋扩展到大西洋。
烧烤的滋味有千般万种,但“交个朋友”才是每一程旅途中永恒的追求。而在这方面,有情有义的徐州人不会让你失望。从肉味到韵味,从文火到文化,从发源到发展,从炙烤到治理,烧烤“非烤”, “串”是精髓。它是 ▲ ,也是 ▲ ,更是 ▲ 。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走街串巷,烧烤于徐州,咏而归,岂不快哉。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写拼音。(2分)
坚ren(A) 点缀(▲)
(2) 为文中AB处选择恰当的词语。 (2分)
流淌 奔流 建造 建设
(3)修改文中画线句的语病,把正确的句子写下来。(2分)
▲
(4)划线空白处填写句子顺序正确的是(▲) (3分)
①感官到心灵的升华 ②味蕾到大脑的连线 ③一座城由内而外散发的自信、包容与活力
A.①②③C.②③①B.③①②D.②①③
3.你陪小苏游览徐州博物馆,在二楼汉代文物陈列展厅里,小苏对右面这幅与烧烤相关的汉画像石图片特别感兴趣。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向他介绍这幅图片。(3分)
4.下列文学和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叶圣陶,原名叶绍钧,著名作家、编辑家、教育家,代表作有话剧《倪焕之》、小说《稻草人》。张中行,学者、散文家,我们学习过他的《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B.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别人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用韵,如《陋室铭》。
C.普希金,俄国诗人,代表作有《自由颂》《致恰达耶夫》《致大海》等。《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使千千万万的人获得直面生活困境的勇气。
D.岱宗,指泰山。山水的南面为阳,北面为阴。陶渊明,东晋诗人,隐士。丁卯年,是干支纪年法的表述。丝竹,指世俗音乐。
二 阅读(52分)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5~9题。(17分)
[甲]己亥杂诗(其五)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乙]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壮丹之爱,宜乎众矣。
5.用斜线“/”给下面句子断句。(限两处)(2分)
噫 菊 之 爱 陶 后 鲜 有 闻
6.下面各项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3分)
A.①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②一版印刷,一版已自布字
B.①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②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C.①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②权谓吕蒙曰
D.①化作春泥更护花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