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题, 约12850字。
绍兴市2022学年第二学期高中期末调测高一语文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 根据拼音写出词语。
①然而,实验结果很难重复,而且似乎与文献记录xiāng bèi____________!(屠呦呦《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
②它在不知不觉之中影响着我们,它之富于感染性启发性者在此,它之不落于yán quán____________者也在此。(林庚《说“木叶”》)
③我们时代的生产力与社会关系之间的这种对抗,是显而易见的、不可避免的和wú yōng zhēng biàn____________的事实。(马克思《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
【答案】 ①. 相悖 ②. 言筌 ③. 毋庸争辩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字形的能力。
第一空,相悖:意思是相违背、相反。注意“悖”字的写法。
第二空,不落言筌:不在语言运用上留下用工的痕迹,没有刻意地用华丽词藻和修辞手法修饰文章,却给人很好、出彩、舒服、清新的感觉。注意“筌”的写法。
第三空,毋庸争辩:事实明显或理由充足,用不着争辩。注意“毋庸”“辩”的写法。
2. 默写填空。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公西华(赤)认为自己能力不足仍需要学习,对于宗庙祭祀之事,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阿房宫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对偶句描写了秦人对从六国剽掠而来的珍宝不知珍惜,生活极度奢侈。
(3)《诗经》有言:“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在《谏太宗十思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述了相似的观点。
(4)《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表述自己“不为生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关于荆轲刺秦王,历来颇多赞语,但也有对此非议的,如宋朝的苏洵在《六国论》中就这样评论刺秦事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汤显祖《游园(【皂罗袍】)》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化用谢灵运的“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句意,写出杜丽娘心中的无限哀怨。
(7)《桂枝香•金陵怀古》中写长江白鹭翔舞,图画难以完备地展现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2023年“五一”期间,淄博举行了首届“烧烤节”,一场始于烟火、归于真诚的邂逅,让八方游客相逢八大局,牵手海岱楼,欢聚烧烤店……请你为淄博“烧烤节”代言,写一句宣传语。(要求:16字以内)
4. 阅读下面漫画,完成题目。
(1)为图三补全文字,不超过10个字。
(2)简要评价这组漫画的创意。
5. 阅读下面三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你也不用说誓,我很知道你心里有‘妹妹’,但只是见了‘姐姐’,就把‘妹妹’忘了。”
②“凭他是谁,除了林妹妹,都不许姓林的!”
③“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善于运用对比法,通过个性化的语言来塑造性格迥异的人物。上述三段话中都有“妹妹”,请分别说出三句话分别出自谁人之口,并简要概括第③句说话人的典型性格。
人物: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典型性格:____________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