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8880字。
文学类文本阅读
北京市海淀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一)阅读《我是一株青稞》,完成14-17题。(共15分)
我是一株青稞
①六月中旬,站在青稞地边,麦浪波海汹涌,天空云朵翻卷,大地一派生机。省著名军旅作家一行数人深入门源调研青稞种植基地。阳光正浓、他们深情地眺望着无垠的绿野。【甲】成千上万的麦芒在阳光下闪烁着金色的光芒,齐整地律动着,摩挲着,交织着,洋溢着田野应有的活力。
②看着远方客人眺望天地的热切目光,一文友调侃道,这有什么看头,我就是在青稞地里长大的。我也情不自禁冒出一句来,我就是长在地里的一株青稞。几人颔首附和,是啊,我们几人都是门源这块水土养大的。这样一说,一抹温情袭上心头,那是由来已久的情感,是对青稞深情的回顾,似那旋绕的袅袅雾岚在心里悄然升腾。
③几人移步,沿着青稞地边缘小路而上。在一环形高地上,举目四野,我对那滚动着远去的绿浪行注目礼。天地辽阔,一抹朴素的青绿铺天盖地,两三家红瓦白墙的人家散落在青绿之间,麦浪起劲地向一个地方滚滚而去、几分静谧恬适的油画感。一派兴旺丰收之气象,令人心旷神怡,神思飞扬。
④从青稞地边回来,眼前不时闪烁着那如大河般翻卷的蔚为壮观的景象,恰似有无数鱼儿在宽网的大海里翻着波浪,欢快喜庆,宁静祥和。暗自忖度,写作多年,吟咏着家乡的一草一花,却对养育了一方苍生的青稞一直以来着墨寥寥,有意无意间忽视了。朴素讷言的青稞长期以来作着油菜花的陪衬,就像生活中,我们常常钟情于那一轮玉盘,深情款款地注视着,而对寥落的星星很少投去多情的目光。
⑤如果不是今天远方客人造访,特意去青稞地边转转,我还没有这样用心地关注过这片土地上的这个古老如青铜、沿着刀耕火种的岁月走来的农作物,就如很多时候一样,熟悉的东西往往被忽略了。
⑥感谢这样的机缘,让默默陪我多年、哺育我多年的青稞再次纳入我的视野,重新走进我的心里。一种别样的情愫开始在心中纠缠,恰似与一位故友又重新开始交接,回首多年来对彼此的牵挂。
⑦又一个清晨,我信步来到城外,踽踽独行在青稞地边。在苍茫气韵的笼罩下,风簌簌作响,有些微冷。青稞摇晃的幅度不大,抒情地弯下身去,又以舞者的妙曼回过身来,没有在艳阳下的那般激情,而是沉郁的,在铅块般沉重的天空中,在水汽稠密中,停下了摇曳的身姿,静止那么一时片刻。
⑧我与它们在同一地平线上,倾听扑捉着静如画面之中的声响。那一株株轻仰的半透明的穗头在停止下来的时刻,用心地竖着耳朵在倾听,似乎进入了对天地聆听的状态;那穗头恍若小兽们竖起的支支灵敏机警的耳朵,似乎在揣测大自然的风云变幻,要随时做出反应的样子来。
⑨此刻,我似乎窥探到了它们的秘密,窥视到了它们的忧伤、欢乐。不觉感悟到,生命都是一样的。警觉的,防范的,面对狂风骤雨时是凌乱的,惊慌失措的,但又是坦然的,勇敢的,接纳着冰雹、风霜、命运的差遣;在随风东倒西歪中,那根须却始终吸附着大地,吸盘一样咬定不放,是固执的,坚守的。
⑩细细打量,青稞正是以这紧贴地面的生存姿态,在时间无声的流逝中展示着生命的无言与坚守。远处巍峨的祁连山在铅灰的云团里似隐似显,偶露峥嵘。这样的季节,这样的景象,属于高原,属于高天厚土。
??过了数日,心里牵着什么。在一次晚饭后,兴起,又一次漫步于田地边。【乙】墨绿的原野中,一株株青稞在时日推进中,在劲风吹拂下,茎杆渐趋粗拙,身子慢慢倾斜,谦谦君子般向大地垂下沉甸的头,鞠着腰身致意。穗首的麦芒向同一个方向微微领首,在轻微的抖动中,吟出清越悠扬的声调,随风飘扬。
??在地塄边坐下来,一股清甜温润的气息扑面而来,我心里涌起无边的亲切来。山坳间,浅绿嫩绿洗染的村落,稀稀疏疏中显出一份简洁沉静;田野里,枝枝叶叶也拥挤,也疏朗,纠缠着亲情与婉约,让人遐想。
(取材于马玉珍的文章,有删改)
14.文章记述了作者对青稞的认知过程。请根据文意补全相关内容。(4分)
在青稞种植基地调研时,客人热切的目光引起“我”对青稞的关注,“我”注目__①__的青稞,发现了它的朴素讷言,它重新走进“我”的心里;又一个清晨,在青稞地边,“我”细细打量紧贴地面生存的青稞,认识到了它的__②__,引发了“我”对生命的慨叹;数日后,“我”又一次漫步于青稞地边,看着向大地致意、竭力滋养百姓的青稞,感受到了它的__③__,心生感念,也让“我”扪心自问,对青稞充满__④__之情。
15.文章语言生动形象。请从文中画线语句中任选一句,体会其表达效果。(4分)
答:________________
16.文章第②段写到“我就是长在地里的一株青稞”,第??段写到“我就是生长在这块大地上的一株青稞”。联系上下文,分别说说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4分)
答:________________
17.作者在文中抒写了很多感悟,请选择其中一点,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说说你的阅读心得。(3分)
答:________________
北京市西城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27. 文章第②段和下面一(二)阅读《一次晤面 十年尺素》,完成24~27题。(共12分)
一次晤面 十年尺素
①我1983年10月从《光明日报》总编室调到文艺部副刊做编辑。文艺部副刊是联系著名作家的园地,能有机会接触中国最知名的作家,我颇感荣幸。
②
1984年开春,主编派我到天津去约稿,这是我第一次独立到外地约稿。到天津后,拜访的第一个人就是孙犁。孙犁先生家住多伦道216号,那是一个大杂院,有三十几户人家。我们在他的书房相见。最引人注目的是那几个装满线装书的书柜,样式陈旧朴素,与那个破旧的大杂院倒是相配。孙犁是全国知名大作家,又是天津作家协会主席,家中却没有相应的功成名就的气派。这让我的紧张也减少了几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