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2020字。
文学类文本阅读
河北省石家庄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沙之书
[阿根廷]博尔赫斯
线是由一系列的点组成的;无数的线组成了面;无数的面形成体积;庞大的体积则包括无数体积••••••不,这些几何学概念绝对不是开始我的故事的最好方式。如今人们讲虚构的故事时总是声明它千真万确;不过我的故事一点不假。
我单身住在贝尔格拉诺街一幢房子的五楼。几个月前的一天傍晚,我听到门上有剥啄声。我开了门,进来的是个陌生人。他身材很高,面目模糊不清。也许是我近视,看得不清楚。他的外表整洁,但透出一股寒酸。
他一身灰色的衣服,手里提着一个灰色的小箱子。乍一见面,我就觉得他是外国人。开头我认为他上了年纪;后来发现并非如此,只是他那斯堪的纳维亚人似的稀疏的、几乎泛白的金黄色头发给了我错误的印象。
“我卖《圣经》,”他对我说。
我不无卖弄地回说:“这间屋子里有好几部英文的《圣经》,包括最早的约翰•威克利夫版。我还有西普里亚诺•德瓦菜拉的西班牙文版,路德的德文版,从文学角度来说,是最差的,还有武尔加塔的拉丁文版。你瞧,我这里不缺《圣经》。”
他沉默了片刻,然后搭腔说:“我不光卖《圣经》。我可以给你看看另一部圣书,你或许会感兴趣。我是在比卡内尔一带弄到的。”
他打开手提箱,把书放在桌上。那是一本八开大小、布面精装的书。显然已有多人翻阅过。我拿起来看看,异乎寻常的重量使我吃惊。书脊上面印的是“圣书”,下面是“孟买”。
我信手翻开。里面的文字是我不认识的。书页磨损得很旧,印刷粗糙,像《圣经》一样,每页两栏。版面分段,排得很挤。每页上角有阿拉伯数字。页码的排列引起了我注意,比如说,逢双的一页印的是40,514,接下去却是999。我翻过那一页,背面的页码有八位数。像字典一样,还有插画:一个钢笔绘制的铁锚,笔法笨拙,仿佛小孩画的。
那时候,陌生人对我说:“仔细瞧瞧。以后再也看不到了。”声调很平和,但话说得很绝。
我记住地方,合上书。随即又打开。尽管一页页地翻阅,铁锚图案却再也找不到了。我为了掩饰惶惑,问道:“是不是《圣经》的某种印度斯坦文字的版本?”
“不是的,”他答道。
然后,他像是向我透露一个秘密似的压低声音说:“我是在平原上一个村子里用几个卢比和一部《圣经》换来的。书的主人不识字。我想他把圣书当做护身符。他属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的情节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其中最高潮部分是“沙之书”使我备受折磨,烦恼不堪。
B.小说最出人意料的情节有两处:一是“沙之书”逐渐显现的奇妙特性,一是“我”将“沙之书”藏在了图书馆。
C.“隐藏一片树叶的最好地方是一片树林”一句话的含义是:个体因为无限的同类得以永存,也因此而容易被忽略。
D.小说结尾通过“我”将“沙之书”藏起来的举动,表现了人类在面对无限的事物时从无所适从到冷静应对的心理。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采用全知视角展开叙述,情节荒诞离奇而又引人入胜,与马尔克斯的小说《百年孤独》风格相近。
B.小说前面介绍许多《圣经》的版本,为下文用《圣经》换取“沙之书”作了铺垫,前后照应合理。
C.“他不讨价还价”“决心把书卖掉”“数也不数就收了起来”设立了悬念,为下文我得到书以后的感受和做法埋下了伏笔。
D.小说采用象征手法,以一本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无限延展且有无限可能的书,折射出了现实世界的无限性和复杂性。
8.小说中“我”对“沙之书”的情感态度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请简要概括。(6分)
9.作家博尔赫斯将荒诞的内容写得煞有其事,像真的一样。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小说是如何达到“真实”效果的。(6分)
河北省邯郸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生
沈从文
北京城什刹海杂戏场南头,煤灰土里新垫就一片场坪,白日照着。
一个年纪已经过了六十的老人,扛了一对大傀儡从后海走来,到了场坪,四下望人,似乎很明白这不是玩傀儡的地方,他既无小锣,又无小鼓,除那对脸儿一黑一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