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 约11280字。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
  语文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学校、班级、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并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新闻评论,是指媒体编辑部或作者对有价值的新闻事件和有普遍意义的社会现象、热门话题,运用分析和综合的方法,就事论理,就实论虚,有着鲜明针对性和思想启迪性的一种新闻文体,是现代新闻传播工具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经常采用的社论、社评、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专栏评论和述评等的总称,属于论说文的范畴。简言之,新闻评论是就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和社会现象发表意见以指导实践的一种文体。
  新闻评论是媒体的灵魂和旗帜,是代表媒体编辑部立场和主张,反映和影响社会舆论,帮助受众开辟认识真理道路的有效载体。坚持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是新闻评论的根本任务和最大追求。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当前具有新闻价值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现象,对具有普遍意义的重大事件和思想倾向,进行及时的有说服力的评论,指出什么看法和行为是正确或是错误的,什么应该干或是不应该干,以及当前应该干什么和怎么干,从而引导舆论、影响社会、指导人生。
  (摘编自丁法章《当代新闻评论教程》)
  材料二
  “力争用3至5年时间使中小学科学教育有大的突破性进展。”日前,教育部等十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从课程教材、实验教学、师资培养、实践活动、条件保障等方面部署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以适应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质,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
  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对高水平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孵化"一词在文中强调了基础教育阶段是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创新素质的决定性阶段。
  B.“一个都不能少”文中指的是在发展学校科学教育的过程中每一个地区的学校都不能忽视。
  C.新闻评论是媒体的灵魂和旗帜,是媒体编辑部或作者,就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和社会现象发表意见以指导实践的一种文体。
  D.18个部门联合发文加强科学教育,其主要意义在于向全社会表明加强科学教育不仅是学校的事情,也是全社会的事情。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的背景下,只要抓好中小学教育质量,就能“孵化”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素质。
  B.推动科学教育有效落地的关键是协同、利用各个部门、领域、行业的资源,汇聚成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质的强大力量。
  C.加强科学教育,学校是主阵地,要发挥好这一作用,取决于能否补齐学校硬件短板、强化师资保障、汇聚社会支持。
  D.近年来,我国高水平拔尖创新人才一直处于紧缺状态,很大程度上源于基础教育阶段的科学教育没有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
  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二关注了科学教育这一话题,体现了材料一新闻评论反映和影响社会舆论的功能。
  B.材料一提到新闻评论坚持用正确舆论引导人,是帮助受众开辟认识真理道路的有效载体。
  C.材料二中列举桂海潮的事例,是为了说明科学教育最重要的是要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D.材料二层层递进,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论证结构,例证丰富详实。
  4.结合材料二,简要概括如何做好“科学教育的加法”。(4分)
  5.如何写好一则新闻评论,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说明。(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苦恼
  契诃夫
  我向谁去诉说我的忧伤?...——题记
  ①暮色昏暗。大片的湿雪绕着刚点亮的街灯懒洋洋地飘飞,落在房顶、马背、肩膀、帽子上,积成又软又薄的一层。车夫约纳•波达波夫周身雪白,像是一个幽灵。他在赶车座位上坐着,一动也不动,身子往前伛着,伛到了活人的身子所能伛到的最大限度。哪怕有一大堆雪落在他身上,仿佛他也会觉得用不着抖掉似的……他的小母马也一身白,也一动不动。它那呆然不动的样子,棱角鲜明的外表和像棍子一样挺直的腿,简直就像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