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870字。
古代诗歌阅读
北京市西城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五、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8—19题。(共9分)
竹
[唐]郑谷
宜烟宜雨又宜风,拂水藏村复间松。
移得萧骚【1】从远寺,洗来疏净见前峰。
侵阶藓拆春芽迸,绕径莎【2】微夏荫浓。
无赖杏花多意绪,数枝穿翠好相容。
注:【1】萧骚:形容风吹树叶的声音。【2】莎:莎草,根茎细长,匍匐生长。
18.下列对诗句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全诗未见一个“竹”字,但每联都在写竹,仿佛描绘一幅幅清新典雅的竹画。
B.诗人生动描写了竹子生长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凸显竹子守节自持的品格。
C.以“萧骚”借代竹子,既含有清风吹拂竹叶的声音,又带有疏朗清幽的意趣。
D.“洗来”暗写竹子青翠之色,“疏净见前峰”则写出竹枝竹叶掩映远山之美。
19.请结合颈联和尾联,简要说明诗人是怎样以不同景物为衬托,描绘不同意境特点的“竹画”的。(6分)
北京市丰台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2-14题。(共12分)
午憩道傍人家①
张孝祥
一崦人家竹树凉,午阴深处着胡床。
石泉政似煮茗沸,稻花已作炊粳香。
梦到家园归自好,起寻官路去何长。
尘埃满面迎西日,底处青山是故乡?
注释:①此诗作于1165年,作者赴静江(桂林)任路上。
1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写了休憩的时间、地点以及周围的环境。
B.颔联从听觉、嗅觉角度写了煮茗、做饭场景。
C.颈联写到梦中自己归乡后又外出做官的情形。
D.尾联以处处青山是故乡之语来表达豪迈之情。
13.下列诗句中的“青山”与“底处青山是故乡”的“青山”内涵不同的一项是(3分)
A.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司空曙《贼平后送人北归》)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