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8600字。
文学类文本阅读
湖南省郴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二)现代文阅读I1(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山水》后记
冯至
1942年的秋天,从过去写的散文中抽出10篇性质相近的,集在一起,按照年月的先后编成一个集子,在封面上题了“山水”两个字,随后又信手写了一篇跋语:
十几年来,走过许多地方,自己留下的纪念却是疏疏落落的几篇散文。或无心,或有意,在一些地方停留下来,停留的时间不管是长到几年或是短到几点钟,可是我一离开它们,它们便一粒种子似的种在我的身内了:有的仿佛发了芽,有的则长久地沉埋着,静默无形,使人觉得更是一个沉重的负担。我最难忘怀的,譬如某某古寺里的一棵千年的玫瑰,某某僻静的乡村礼拜堂里的一幅名画,某某海滨的一次散步,某某水上的一次夜航....这些地方虽然不在这小册子里出现,但它们和我在这里所写的几个地方一样,都交织在记忆里,成为我灵魂里的山川。我爱惜它们,无异于爱惜自己的生命。
至于这小册子里所写的,都不是世人所谓的名胜。地壳构成时,因为偶然的遇合,产生出不寻常的现象,如某处的山洞,某处的石林,只能使我们一新眼界,却不能使我们惊讶造物的神奇。真实的造化之工却在平凡的原野上,一棵树的姿态,一株草的生长,一只鸟的飞翔,这里边含有无限的永恒的美。所谓探奇访胜,不过是人的一种好奇心,正如菜蔬之外还想尝一尝山珍海味;可是给我们生命的滋养最多的并不是那些石林山洞,而是碧绿的原野。自然本身不晓得夸张,人又何必把夸张传染给自然呢。我爱树下水滨明心见性的思想者,却不爱访奇探胜的奇士。因为自然里无所谓奇,无所谓胜,纵使有些异乎寻常的现象,但在永恒的美中并不能显出什么特殊的意义。
对于山水,我们还给它们本来的面目吧。我们不应该把些人事掺杂在自然里面:宋、元以来的山水画家就很理解这种态度。在人事里,我们尽可以怀念过去;在自然里,我们却愿意万古长新。最使人不能忍耐的是杭州的西湖,人们既不顾虑到适宜不适宜,也不顾虑这有限的一湖湖水能有多少容量,把些历史的糟粕尽其可能地堆在湖的周围,一片完美的湖山变得支离破裂,成为一堆东拼西凑的杂景。一我是怎样爱慕那些还没有被人类的历史所点染过的自然:带有原始气氛的树林,只有樵夫和猎人所攀登的山坡,船渐渐远离了剩下的一片湖水,这里,自然才在我们面前矗立起来,我们同时也会感到我们应该怎样生长。山水越是无名,给我们的影响也越大;因此这些风景里出现的少数的人物也多半是无名的:但愿他们都谦虚,山上也好,水边也好,一个大都会附近的新村里也好,他们的生与死都像一棵树似的,不曾沾污了或是破坏了自然。
我不能不感谢昆明7年的寄居。昆明附近的山水是那样朴素,坦白,少有历史的负担和人工的点缀,它们没有修饰,无处不呈露出它们本来的面目:这时我认识了自然,自然也教育了我。在抗战期中最苦闷的岁月里,多赖那朴质的原野供给我无限的精神食粮,当社会里一般的现象一天一天地趋向腐烂时,任何一颗田埂上的小草,任何一棵山坡上的树木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山水》是冯至的散文集,是作者“几十年来,走过许多地方”所留下的纪念,本文重新编写后附在了后面,作为后记。
B.这篇后记,既写了对自然的看法,也写了自然给予人无限的精神食粮,表达出自然与人的关系得到高度协调。
C.冯至喜欢朴素,坦白的山水自然,他从原野、小草、飞鸟等方面探寻生命的本真,并从平凡中感受生命的庄严伟大。
D.冯至认为最使人不能忍耐的是杭州的西湖,是因为作者受宋元以来山水画家不应该把人事参杂在自然里面的观点的影响。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冯至是个诗人,学者,语言富于诗与诗的美感,灵活巧妙地调动词语,充满诗意的情怀。文章风格散淡,意蕴深刻。
B.冯至的散文既有感性的魅力,也有理性的哲思。在作者看来,“生与死,平凡与伟大,瞬间与永恒"等,看似对立与冲突,实则统一。
C.冯至散文结合诗意和理趣于一体,作者在小册子里记录下的某古寺里的千年玫瑰,某礼拜堂里的名画,……都让他魂牵梦绕,难以忘怀。
D.冯至的散文具有中国散文突出的特点:含蓄、飘逸、简明生动,而且诗意盎然,读之如食橄榄,余味无穷,三日口香。
8.冯至在《<山水>后记》中说“对于山水,我们还给它们本来的面目吧”,《一个消逝了的山村》也以一些无名的自然风物作为描写对象,并努力还原它们朴素的本来面目。请简要赏析下列文段中的相关自然风物的描写。(6分)
“下了一夜的雨,第二天太阳出来一蒸发,草间的菌子,俯拾皆是:有的红如胭脂,青如青苔,褐如牛肝,白如蛋白,还有一种赭色的,放在水里立即变成靛蓝的颜色。我们望着对面的山上,人人踏着潮湿,在草丛里,树根处,低头寻找新鲜的菌子。这是一种热闹,人们在其中并不忘却自己,各人盯着各人眼前的世界。”
9.冯至在《<山水>后记》中提出对山水的理解,结合全文,请简要探究冯至的“山水”观。(6分)
湖南省岳阳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题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大先生
赵威
先生姓凌,有绝活儿。能把戏里的场景搬到木头上,一块巴掌大的破木板,只需半炷香的工夫,就能让人瞧明白刻的是“桃园三结义”还是“三英战吕布”。所以凌先生起初是凌木匠。
凌木匠不是本地人,早年间逃荒来的。凌木匠来到村里的日子,是那年冬天日头最短的时候。北风裹挟着雪片,在空中横扫。薄暮下,先是一根打狗棍进了三叔家的院门,继而是一个身影,是用那根棍子挑进来的。破衣旧絮,褡裢挂在肩头。趿拉着一双单布鞋的脚,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