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8070字。
文学类文本阅读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学业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夜谈 吴伯箫
是的,我喜欢夜。因此,也喜欢了夜谈。
夏天夜里,在乡间,刚刚放下晚饭的筷子,星星就已撒满天了。庭院里蚊子多,也多少有点见闷热,替祖父拿着狗皮垫褥,提了水烟袋,走到村边绕了杨柳树的场园时,咯咯啰啰说着话的地上已坐满了人了。披着蓑衣的,坐着小板凳的,脱了鞋就拿鞋当了坐垫的,铺了苇席叠了腿躺着的,都乘凉来了,亲热地招呼着:
“吃过了么?”
“这边坐坐啊。”
先是数数星捉捉萤火,慢慢的就谈起闲天来了。慢慢的就说起故事来了。有梁山伯祝英台,有“那年大旱一连七七四十九天,田中颗粒无收。”说鬼,说狐仙,说家长里短。真有味哪。害怕了时往人缝里挤挤,听得高兴了,随了大家一块儿笑笑。望着一直黑到天边的茫茫大野,看着星,看着萤火,看着烟斗一亮一亮的微光,心是冲淡宁静的。人是与夜合融了的。
这是夜谈。这是乡间的夜谈。这样夜谈是常常到丙夜才散的,是常常到露重了才散的。到人散净了,狗也“啊哼”一声舒起懒腰来,留下的就只有吱吱的蝙蝠飞,嗡嗡的蚊虫叫,仿佛还在谈得热闹。
有远离乡井的人,栉风沐雨的漂泊,山啊河的跋涉,想着家,迈着疲惫的脚步,好歹在太阳快落的时候赶到了一家野店。进门,跺跺脚上的尘土,擦一把脸,擤擤鼻子。到屋里,喝茶呢,怪渴,喝了几杯;不想吃东西,也胡乱的应酬了点儿,不过应当收拾睡的时候,却偏偏睡不着了。对了一盏灯,孤零零的,又乏,又闷,又愁,简直想落泪,想哭。忽然,这时候车门开处,又进来了一位客人,挑担子的吧,推小车的吧,赶了毛驴卖酒的吧,不管,也是投宿的就好。你看他,进得店来,也是跺跺脚上的尘土,擦一把脸,擤擤鼻子,屋里来喝茶吃饭。其初你本来毫无心绪去招呼他的,只是愁得想落泪,想哭。可是后来你招呼他了:
“从那儿来呀?”
“往那儿去啊?”
你问他贵姓,他也问您贵姓,不是慢慢的就熟了么?慢慢的就谈起话来了。同是旅途的客人啊!同病是会相怜的呢。
说着话,彼此都感到了几分亲挚,几分慰藉。就这样,你忘掉了你的孤单,也不很愁苦了,悄悄的你就踱到了梦中。哪怕醒来枕上仍复有着泪痕,总比你听一夜更夫的柝声,在床上泥鳅似的辗转不寐好喽。
若然是他乡遇故知呢,那就更该喝杯酒贺贺了?你们不会坐以待旦么?话一夜是说不完的。高兴了紧紧握住了手,难过了涕泪阑干,或拍着肩膀彼此会心的笑笑,谁知道都说些什么话呢?夜是寂寥的,你忘了;夜是漫漫儿长的,你也忘了。你只感到兴奋,只感到袭上心来的莫名的脉脉欢喜,莫名的阵阵酸辛。
这又是一种夜谈。
要是,外面风声一刻紧一刻,处处暗探包围得水泄不通,一帮革命党人,却还兀自在一间小小的顶楼上,或一所闷气的地下室里,燃一支细烛,光微弱得呼吸都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夏夜人们在绕着杨柳树的场园乘凉,或披着蓑衣或躺着苇席,富有乡村生活气息。
B.日落时住进野店的人,面对孤灯心情愁苦,只好猜测其他客人的身份来打发时间。
C.“光微弱得呼吸都嘘得灭”,写出夜谈条件的艰苦,也暗示了当时革命环境的恶劣。
D.“夜谈是有味的”,是指夜谈场景让人们感受到的情味,如除夕夜谈中的天伦之乐。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以“吱吱的蝙蝠飞”“嗡嗡的蚊虫叫”的热闹反衬人散净后的落寞,为下文描写远离乡井之人的夜谈作铺垫。
B.文学作品常以精练的笔墨描摹人物外在特征来突出其内在精神,本文就使用了这种手法来表现革命青年的坚定意志。
C.“几个青年人捧了一位蔼然可亲的老先生”,“捧”字写出青年人围着老先生虚心求教的情形以及对老先生的尊重。
D.本文描写夜谈场景,往往在其中加入两句人物对话,这不仅使夜谈内容具体真实,而且使夜谈场景更加鲜活生动。
8.本文重点描写的三个夜谈场景,分别表现了夜谈人怎样的心情?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6分)
9.文中“远离乡井的人”夜谈与“夜谈是有味的”两个部分都使用了“你”这一人称,在表情达意上有怎样的不同?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6分)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师大附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二)现代文阅读II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七个野人与最后一个迎春节
沈从文
迎春节,凡属于北溪村的男子,全为家酿烧酒醉倒了。
据说在某城,痛饮是已成为有干禁例的事了,因为那里有官,有了官,凡是近于荒唐的事是全不许可了。迎春节的痛饮禁止,倒是小事中的小事,算不得怎样可惜,一切都得不同了!将来的北溪,也许有设官的一天吧?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