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3740字。
5.2《大学之道》检测练习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节选自《礼记•大学》)
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明德指美好的德行,“明”与《劝学》“而神明自得”的“明”字含义相同。
B.庶人指普通的百姓,“庶”与《出师表》“庶竭驽钝”的“庶”字含义不同。
C.恐惧指惊慌害怕,“恐”与《水调歌头》“又恐琼楼玉宇”的“恐”字含义不同。
D.忧患指忧虑、担心,“患”与《孟子》“生于忧患”的“患”字含义不同。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B.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
C.上自君主,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否则,就不可能有好的治理。
D.品德低下的人背地里无恶不作,一见到品德高尚的人便躲躲闪闪,这说明他们也要“慎独”。
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B.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C.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D.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②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大学之道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