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2990字。
福建省福州市平潭综合实验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卷
(本卷共7页,三大题,19小题;满分:150分;完卷时间:120分钟)
温馨提示:请将所有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请不要越界、错位答题!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古诗文名句默写。(10分)
(1) ,君子好逑。(《关睢》)??
(2) ,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3)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 ,寂寞沙洲冷。(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5)《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愿天下士子均有容身之所,展现诗人的博大胸怀的句子是: , !
(6)《桃花源记》中表现花草美丽的句子是: , 。
(7)《卖炭翁》中与“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 !
2.民间民俗常常充满温情,充满生活味,极具魅力。请你帮小语解决摘录中遇到的问题。(9分)
民俗是民间流行的习俗、风尚,是由民众传承并创造的民间文化。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鲁迅记忆里那笼着jiǎo ① 洁月色的社戏,吴伯箫文字里那静mù ② 、暖融融的灯笼,贺敬之心中那不曾变味的糜子、油馍和米酒,刘成章笔下那气势磅bó ③ 、令人叹为观止的安塞腰鼓,无一不向我们展示着这片古老大地上多姿多彩的民间文化。这些民间文化 。
(1)根据拼音写出正确的汉字。(3分)
① ② ③
(2)语段划线句有一处语病,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3分)
(3)在文段结尾划线处,填入衔接最为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构成了一幅幅民俗风情画卷
②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民俗的价值和意义
③让我们感受到多样的生活方式和多彩的地域文化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③① D.③②①
3.在“阅读红色经典”读书活动环节,学校为激发同学们积极参与阅读红色经典的兴趣,准备通过张贴读书海报大力宣传。下面是校团委老师设计的两幅读书海报,请你选择其中一幅,根据括号提示,将海报内容补充完整。(推荐语在80字以内)(6分)
二、阅读(65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4~5题。(7分)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起笔不凡,是整体描写,表现洞庭湖水天相连、开阔浩渺的景象。
B.颈联以欲渡无舟为喻,含蓄委婉地抒发从政心愿,期待得到丞相举荐。
C.尾联的“徒”字,充满惋惜之意,表达自己空有才华无人赏识的忧愤。
D.全诗把写景和抒情有机地结合起来,触景生情,情在景中,构思新颖。
5.“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采用什么写法?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简要概括。(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17分)
银山县有温泉,注①大溪,夏才暖,冬则大热,上常有雾气百病久疾入此多愈。
县东六十里有山,名下鱼城,四面绝崖,唯两道可上,皆险绝。山上周回②可二十里,有林木池水,民田种于山上。昔永嘉乱③,土人登此避贼,守之经年,食尽,取池鱼,掷下与贼,以示不穷。贼遂退散。因此名为下鱼城。
峡中猿鸣至清,山谷传其响,泠泠不绝。行者歌之曰:“巴东三峡猿鸣悲,猿为三声泪沾衣。”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