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6040字。

  古诗词诵读同步练习试题-2023-2024学年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对《涉江采芙蓉 》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芙蓉”,即荷花。首句用给人以清幽、高洁感觉的荷花,营造了清幽、高洁的意境。
  B.“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这两句点明了远方丈夫的忧思源于对故乡妻子的思念。
  C.“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设置悬念,写故乡的妻子担心丈夫收不到寄出的芙蓉。
  D.全诗运用借景抒情及白描手法,抒写漂泊异地的失意者的离别相思之情。
  2.下列对《沁园春•长沙》这首词的用字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其中“遍”字写出了红之广,“染”字则活画了岳麓山一带枫林的红色仿佛人工染成的。
  B.“漫江碧透,百舸争流”,其中“透”字写出江水碧绿清澈和江水满溢之状,“争”活现出千帆竞发的热烈场面。
  C.“鹰击长空”的“击”字准确地描绘出苍鹰展翅、矫健勇猛的雄姿。
  D.“鱼翔浅底”的“翔”字精当地描绘出游鱼在水中自如轻快的状态。
  3.“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这个诗句的常序应当是()
  A.寒秋,湘江北去,独立橘子洲头。 B.湘江北去,独立寒秋,橘子洲去。
  C.橘子洲头,寒秋独立,湘江北去。 D.寒秋,独立橘子洲头,湘江北去
  二、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话说《诗经》之“风”
  风本是地球大气层内的空气涌动,它使地球上的万物能不断地接受到新鲜的空气而得以生存。那么,孔子在编集《诗经》时,为什么将一部分诗称为“风”呢?孔子自己有一段很好的解释: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这就是“风气”!孔子用很形象的语言形容它,风吹草伏,风往哪边吹,草就往哪边倒伏。所以,要建立和谐社会,关键在于领导人,也就是“上行下效”。由此也形象地说明了“风”的含义,也就是说,风俗、风情、风致等,无一不是指向社会行为规范和人们的行为方式的。
  换言之,《诗经》之“风”,即是各地区、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在一般的口语中,我们称为“风俗习惯”,在先秦时期的书面语言及理论中,“风”实际上就是“礼”,就是“社会行为规范”。《诗经》中的十五国风,各以其所在国家和地区得名,就是记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