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27470字。

  山东省日照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①跨文化传播可以看作是一种文化旅行,旅行途中能够见识各种人文风光。风景是客观 的,对风景的价值判断却因文化不同而异。努力消除不同认识带来的种种问题,才可能 实现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个人、民族、国家之间的正常交往。
  跨越文化进行交流时,原本熟悉的东西一下子变得陌生起来,心理上的种种不适也随之而来,这种情形被称为“文化休克”。美国人类学家奥伯格首次提出这个概念,他写道: “文化休克是由我们失去了所有熟悉的社会交流符号所带来的焦虑引发的。这些符号包括我们适应日常生活的各种方式:怎样购物,何时回答,何时不回答。它们可能是言语、姿态、表情、风俗或准则,是我们在成长过程中学会的,并且像语言和信仰一样常年成为我们文化的一部分,我们依靠这上百种符号来维持内心的平静,尽管大部分的符号我们并没有意识到。”文化休克与人们对异文化的了解程度、在异文化中生活时间长短以及文化心态是否开放包容等因素有关,还与人们文化意识的强弱有关。在幼儿身上,文化休克一般不会出现,因为本民族文化对他而言还很隔膜。文化休克在成年人身上表现得比较强烈, 原来的文化烙印还在,新的文化又在不停打上新的烙印,两种文化夹击的人会需要很长的时间去磨合,这一磨合的过程甚至持续终生。所以,上世纪 80 年代的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中有一句台词:②“如果你爱他,就把他送到纽约去;如果你恨他,就把他送到纽约去。”
  在跨文化传播中,人们因缺乏对异文化的理解和尊重而下意识地认为别人与自己一样看问题,按照自身文化的价值观、信仰、模式、风俗等去要求别人,当所期望的事实没有发生时就会产生挫败感,从而形成传播障碍。跨文化传播学者斯道蒂描述了这种认识过程:期望对方与自己一样——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现实与预期落差很大、引起文化冲突——感到愤怒、恐惧——决定退缩。这种认识误区是造成跨文化传播障碍的重要因素。
  跨文化传播学者布•霍尔谈到一个实例:一个加拿大人竞聘日本学校的英语教师职位,他在简历中写上了他担任学生会领导,曾经是运动健将,有很强的文化接受能力等。推荐他的美国教师认为写得很好,但日本教师们看了简历后对他的评价是“骄傲”“自以为是”。幸好这位新教师到任后的表现很好,才打消了日本教师由于文化差异而对他产生的认识偏差。
  刻板印象是社会认知的一类,指人们先入为主,对某个社会群体、事物、人物的一种简单而固定的看法。专栏作家李普曼就此写道:“多数情况下我们并不是先理解后定义, 而是先定义后理解。”比如说法国人浪漫,犹太人精明,英国人绅士等,便属于这类给定的结论。这些显然不能扩展到具体种族的具体个人身上,但又并非完全没有根据。
  刻板印象来自于社会个体的经验,比如通过自身与某个群体的亲身接触而对他们进行概括而形成的经验认识。如果相当多的人都有类似的共同经验,便会产生关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人们往往依靠自己熟悉的各种社会交流符号来维持内心的平静,一旦失去这些符号,人们会感到焦虑,文化休克由此产生。
  B.在布•霍尔谈到的实例中,美国教师与日本教师对应聘者简历的评价悬殊,说明文化差异会带来认识偏差,影响价值判断。
  C.认为法国人浪漫,犹太人精明,英国人绅士等,都属于刻板印象,这类刻板印象先入为主,充满偏见,一旦形成很难改变。
  D.“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文化价值标准是不存在的,人们不能一味按照自身文化的价  值观要求别人,也无权对异文化指手画脚。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幼儿对本民族文化还很隔膜,没有浓厚的本民族文化烙印,一般不会出现文化休克现象,可见文化休克与文化意识的强弱有关。
  B.在跨文化传播中,如果不期望对方与自己一样,就不会产生落差、引起文化冲突,  也不会感到愤怒、恐惧,甚至产生退缩的心理。
  C.刻板印象虽然可以提供一种认知的简化形式,但局限于认知对象的总体特征,忽略了更多的具体情况,可能不利于跨文化传播。
  D.文化中心主义是一种普遍现象,从生理角度来说,文化中心主义的产生也有其必然性,但它不利于各种文化的和谐相处和沟通。
  3.下列选项,不属于“文化中心主义”的一项是(3 分)
  A.李约瑟认为:“在中国完成的发明和技术发现,改变了西方文明的发展进程,并因而也确定改变了整个世界的发展进程。”
  B.弗里德里奇•哈耶克断言,在希腊人和罗马人奠定的基础上逐渐成长起来的西方文明,是非西方国家应当效法的榜样。
  C.塞缪尔•亨廷顿认为:“在所有的文明之中,唯独西方文明对其他文明产生过重大的、有时是压倒一切的影响。”
  D.1793 年,英国特使马戛尔尼率团访问中国,清廷要求马戛尔尼觐见乾隆皇帝时行跪拜礼,双方因跪拜礼仪问题产生争执。
  4.请简要分析文中两处画横线句子的作用。(4 分)
  5.假如你在学校举办的“跨文化传播论坛”上,发表“加强文化交流,促进跨文化传播”  的主题演讲,请结合材料列出你的演讲要点。(6 分)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整体把握材料内容,结合相关语境分析各个选项表述的正误,作出正确的选择。
  (2)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说法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材料,仔细比对各个选项的说法,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3)本题考查学生对相关内容和相应概念的关系的辨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题干涉及的概念,仔细比对各个选项,正确选择。
  (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中相关句子作用的分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画线句子,结合语境进行分析。
  (5)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筛选和概括能力。答题时要读懂材料,找出与题干相关的内容,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解答】(1)C.“充满偏见”错误。从原文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
  休息
  王愿坚
  一个星期以前,将军带病来到了医院。他很想找点工作做做,可这里啥事也没有…… 想了好久,才想到写稿子的事。一年前,政治部约请他写一篇关于红军时期斗争生活
  的回忆录,可一直没有时间动笔。
  “可是,写哪一段好呢?”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