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0070字。
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质量监测
八年级语文试题
第一部分(20分)
学校举行“与经典相约”系列活动,请你参与,感受经典魅力。
【任务一:走近经典】
1.请阅读主题活动的导语,并完成下列任务。(4分)
轻吟慢读经典,每一次触摸,都是与经典静穆的约会。沿着历史的长河,追sù上古,诗歌萌发,人们_A ,载歌载舞。历经千年,中华文化经过__B_的发展,博大精深。对经典,不同时期,不同的人给予了不同解读。这不仅滋润了干涸龟裂的心灵,也丰富了经典的内涵。经典作品往往记录着优秀的思想,它们总是超越时代,历久弥新。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2分)
追sù( ) 龟( )裂
(2)A、B两处,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
A.济济一堂 循序渐进 B.欢聚一堂 循序渐进
C.济济一堂 周而复始 D.欢聚一堂 周而复始
【任务二:积累经典】
2.阅读下而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5分)
【甲】 “ , 。”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了诗人崇高理想和美好心愿以及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
【乙】当你的朋友身处异乡倍感孤寂时,你可以借用诗句告诉朋友,诚挚的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界限的哲理,给他安慰和鼓舞。
【丙】《卜算子??咏梅》正是以梅寄志的代表,那“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梅花,正是诗人一生对恶势力不懈的抗争精神和对理想坚贞不渝的品格的形象写照。
(1)请在甲段文字空缺处填上相应的诗句。
(2)乙段文字,可以使我们联想到课文中唐朝诗人王勃的《送杜少陵之任蜀州》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丙段文字中,借梅言志的诗人是_________。
3.下列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分赋比兴三个部分,使用风雅颂手法。与《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合称“五经”。
B.《礼记》是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
C.《论语》,记载孔子和他的弟子的言论和行动,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
D.《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存33篇。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代表人物。
【任务三:对话经典】
4. 班级开展了“以‘和’为贵”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8分)
【解读“和”字】
(1)同学们搜集了关于“和”字的材料,请与他们一起解读。
材料一:和,相应也。从口,禾声。
——《说文解字》
材料二:“和”是个通俗字体,本来应是清末名人翁同龢的那个龢字。这个字极妙:左边是间屋子,里面悬有三个编钟——古来“三”即代表多也,所以那是一组编钟“象形”而不是“三张嘴”,因为下面是一个排箫:这分明表示是音乐合奏——合奏第一原则就是“和”音,此古圣人之妙思也。
——周汝昌《和谐之思》
根据以上材料和小篆的“和”字,你了解了汉字的构造特点是:__________。(2分)
(2)同学们制作了以“和平”为主题的手抄报,摘录了以下一则新闻。
2021年12月13日,沧州市盐山县国防教育办公室牵头组织全县开展国家公祭日活动。活动中,盐山县各单位通过电子显示屏、横幅、微信公众号等多种载体,运用播放视频、发放宣传资料、制作展板、主题演讲、国旗下讲话等多种方式开展宣传活动,唤起大家的危机意识。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唯有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才能增强国防力量,使我们的祖国不受外辱,繁荣富强,屹立于世界之林。(摘自“河北国防教育网”)
请为这则新闻拟标题,不超过22个字。(3分)
(3)中国文化崇尚“和”,有关“和”的思想源远流长,丰富多彩。时至今日,在我们身边还会看到许多极富感召力的宣传标语。下列标语中你最喜欢那一条?请从内容或形式的角度说明理由。(3分)
A.和为贵,善为本,诚为先。
B.有容乃大,心境宽;以和为贵,万事顺。
我选第 句。理由是: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