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7310字。

  山东省威海市荣成市16校联盟(五四制)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提示:本试卷共120分,其中卷面4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所有答案均涂写在答题卡指定区域。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1.下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闲暇(xiá) 修葺(qì) 震悚(shù) 心有灵犀(xī)
  B.校对(jiào) 屏障(píng) 咀嚼(jué) 屏息凝神(bǐng)
  C.昔日(xī) 山涧(jiàn) 亘古(gèng) 酣然入梦(hān)
  D.薪金(xīn) 荒僻(bì) 污秽(huì) 气冲斗牛(dǒu)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合拢 迸溅 概率 仙露琼酱
  B.竹蔑 矜持 忏悔 怏怏不乐
  C.枯槐 累赘 呜咽 颠沛流离
  D.妥帖 烦躁 粗拙 奈人寻味
  3.根据提示,用原文填空(8分)
  小语:七年级下册课本中有很多带“花”字的古诗。我们以“花”入令,玩一下飞花令吧!
  小文:好,我们一人说一句带“花”的诗。《已亥杂诗》中有“   ①   ,化作春泥更护花。”
  小语:陆游的《游山西村》有“山重水复疑无路,   ②   。”
  小文:韩愈《晚春》里还有“   ③   ,惟解漫天作雪飞。”
  小语:赵师秀的诗里有“有约不来过夜半,   ④   。”
  小文:飞花令让我爱上了古诗。我觉得古诗深沉含蓄,许多诗句蕴含着丰富的哲理,比如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⑤   ,   ⑥   ”告诉我们无论做什
  么事,不要陶醉于一时一事的成功,不被顺境所迷惑。
  小语:对,从王安石《登飞来峰》中“   ⑦   ,   ⑧   ”我悟出了“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的哲理。
  小文:我对你说的这句诗有自己的理解,我读出了“认识到了一定的高度,就不会被事物的假象迷惑”的道理。看来,每个人读诗都会有自己的收获啊!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有大雾的清晨,湿地公园仿佛笼罩在多层纱帘后,扑朔迷离,连不远处的建筑物都看不清了。(该句加点成语运用正确)
  B.学校将邀请校外专家学者、作家名人做有关“中国孝文化”主题的报告。(该句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C.古人以山北水南为阴,山南水北为阳,诗句“阴阳割昏晓”是形容泰山之高峻。(该句表述正确)
  D.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该句表述正确)
  5.古诗词赏析(2分)
  竹里馆
  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书事
  唐??王维
  轻阴阁①小雨,深院昼慵开。
  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
  注释:①阁:同“搁”,阻止,延滞,停下来。
  比较阅读《竹里馆》和《书事》,下列表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
  A.从体裁上看,两首诗都是五言绝句;从题材上看,两首诗都是写幽居之情趣。
  B.《竹里馆》前两句写诗人独自一人坐在幽深茂密的竹林之中,一边弹着琴,一边又发出长长的啸声。“弹琴”“长啸”主要体现出诗人叹惋惆怅的心境。
  C.《书事》中的“阁”字别有趣味,仿佛是轻阴迫使小雨停止。淡淡两句,把读者带到一片宁静的小天地中,流露出诗人好静的个性和疏懒的情调。
  D.《书事》中青苔本是静景,诗人化静为动,表现出色彩奇妙的运动,写出仿佛流动于整个空间的苍苔翠色,让人感受到深院的幽静。
  6.班级举行“天下国家”综合性学习,请你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6分)
  【材料一】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
  【材料二】七年级下册教材目录(第一、第二单元)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