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26510字。

  湖北省高考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联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和谐是人类的共同理想和审美追求,中国建筑艺术的和谐美,是“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在建筑艺术中的反映和体现。
  建筑艺术的和谐美,影响到营造观念的各个方面。在布局安排上,中国建筑以群体组合见长,讲究各单体建筑物的横向有序铺排,各单体之间又用廊柱等结构将它们联结为一个庞大的建筑群体;在建筑方位、建筑色彩以及建筑空间分割等方面,又深受阴阳、五行等观念之影响,将人、自然与建筑物构成一个有机和谐的整体。这种“天人合一”的有机整体观,是中国建筑最基本的哲学内涵。
  中国古代建筑的平面布局,具有强烈的“尚中”情结,集中体现在对中轴线意识的强化和运用上。中轴线南北贯穿,建筑物左右对称,秩序井然,成为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一大传统。考古发掘资料表明,至少在周代,院落空间已呈均衡对称,就已经出现了中轴线,进而南北方位逐渐与东西方位分野。面南为贵以后,南北轴线逐渐成为主轴线,重要建筑及空间位置正处于中轴线上。
  与中轴线建筑形式美相关的是中国传统建筑群平面布置的均衡之美。均衡的建筑形象,在审美视觉上给人以安稳、持重、冷静、坦然之感。但是,建筑的布局绝不是一种理想化的产物,这种理想的对称均衡模式也不是绝对的,它往往受制于具体的场地、地形、交通等因素,匠人往往通过巧妙的艺术处理,在改变绝对对称关系后保持原有的均衡追求,使人在观感上仍获得对称均衡的审美效果。
  体量也是建筑艺术和谐美的一个重要品质。传统建筑是皇权的象征,礼制的标帜,不同功能的建筑都要求有不同的体量。宫殿、都城、坛庙、陵寝等建筑形制,只有用巨大的有等级的体量,才能象征皇权的尊贵威慑和礼制的森严秩序,才能更有力地彰显人与社会之“和”。儒家崇尚“大壮”之美,正是这一观念的反映。
  儒道两家都讲“和”,都讲“天人合一”。如果说,儒家思想通过宫殿、都城、陵寝、宗庙、民居等建筑形态,规范了伦理道德,以情与理的统一为审美理想,孜孜以求人与社会之和谐的话,那么,道家思想之于建筑则是以心与物的统一为审美理想,通过旨在追求人与自然之和谐的园林这一建筑形式,为文人士大夫的畅怀游心提供了一个自由之境。
  园林艺术是自然美、建筑美、人文美的相互渗透与和谐统一。它通过借景、对景、隔景、分景和空间处理等多种造园手法,创造出“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佳境,使自然美与艺术美达到了高度统一与融合。
  儒家礼制思想影响下的功能性建筑所讲究的统一、均衡、对称、装饰等形式美原则,在园林建筑中都成了大忌,园林的和谐是由杂多和差异而构成的优美。中国园林建筑的和谐之美,正在于它所营造出的虚实相生、动静相济、淡雅幽远、自然含蓄而又韵味无穷的意境之美。
  (摘编自刘月《和谐:中国传统建筑审美之维》)
  材料二:
  道家哲学的核心是“道法自然”。中国传统园林首要原则——“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显然受到了素朴天然的道家思想的影响。
  古典园林营造手法多样,其中之一就是借景。利用自然地形和环境来组织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建筑“天人合一”的观念,深受儒道思想的影响,是中国的哲学内涵在建筑上的最基本体现。
  B. 中国古代都城、园林的建造,追求统一、均衡、对称、装饰等形式的和谐,追求的是人与社会的和谐。
  C. 中国古典园林的借景,既可以是实景,如西山之景;也可以是虚景,如水色、花香。
  D. 前庭后园式的庭院建筑形态是儒道互补思想在建筑领域的具体体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得以统一。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园林之景借助命名可增添情趣,如苏州园林“风来亭”就是借助虚景的典例,可以让我们感受到“长风送月来”的惬意。
  B. 如果宫殿、坛庙、陵寝等建筑形制,没有用巨大的有等级的体量,儒家所崇尚的“大壮”之美就无从体现。
  C. 院落空间要均衡对称,但这种均衡对称模式也可能受制于多种因素,使观者不再获得对称均衡的感觉
  D. 中国传统庭院的主体建筑既体现了儒家思想又体现了道家思想,是两种思想的完美融合。
  3. 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不能体现儒家思想影响下中国传统建筑特点的是(   )
  A. 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写道“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几千万落”。
  B. 《红楼梦》中,贾母等在缀锦阁吃酒,命梨香院的女孩子们在藕香榭奏乐,贾母说“就铺排在藕香榭的水亭子上,借着水音更好听”。
  C. 晋北民居多坐北朝南,以堂屋为中心,建有正房、厢房以及倒座,形成院落。
  D. 故宫的部分房屋设计,用统一的柱子等距离排放,柱后窗门样式相同或相近,屋室多为左右对称,或是在柱边放置大小齐一、数量齐一的台基。
  4. 在中国古典园林中,我们为什么会感受到自然美与艺术美的统一与融合?
  5. 请根据材料一、二的观点分析、概括材料三中所体现的中国传统建筑理念。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陈小手
  汪曾祺
  我们那地方,过去极少有产科医生。一般人家生孩子,都是请老娘。什么人家请哪位老娘,差不多都是固定的。一家宅门的大少奶奶、二少奶奶、三少奶奶,生的少爷、小姐,差不多都是一个老娘接生的。老娘要穿房入户,生人怎么行?老娘也熟知各家的情况,哪个年长的女佣人可以当她的助手,当“抱腰的”,不需临时现找。而且,一般人家都迷信哪个老娘“吉祥”,接生顺当。——老娘家供着送子娘娘,天天烧香。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