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8490字。

  赣州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题 
  七年级语文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0分)
  1.下面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当初选聘(pìng)他们的人,钱三强和葛罗夫斯,可谓真正有知人之明。
  B.鲁迅先生出书的校样,都用来揩(kāi)桌子,或做什么的。
  C.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qì)而不舍。
  D.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nán);
  2.在下面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   )
  不知何时,惊人的景象已出现在眼前。从高及云端的山顶上,一幅巨大的银帘奔涌而下,气势之雄,恰似长江、黄河倒挂。但是,猛的一下,它撞到了半山的巨岩,轰然震耳,溅水成雾。它怒吼一声,更加狂暴地冲下来,没想到半道上又撞到了第二道石嶂。它再也压抑不住,狂呼乱跳了一阵,拼了老命再度冲下,这时它已成了一支_____ 的亡命之徒的队伍,决意要与山崖做一次最后的冲杀。它挟带着雷霆蹿下去了,下面是_____的峡谷,_______冲杀得如何,看不见了。它的最后归宿如何,无人知晓,但它绝对不会______,因为我们已经看到,哪怕接二连三地阻遏它、撞击它,它都没有吐出一声鸣咽,只有怒吼,只有咆哮。
  A.浩浩荡荡 深藏不露 毕竟 消逝      B.豪放不羁 深藏不露 毕竟 消亡
  C.豪放不羁 深不可测 究竟 消逝      D.浩浩荡荡 深不可测 究竟 消亡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   )
  A.我看见了父亲的脚步声很轻地响进院子里去。
  B.书写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激昂
  C.中国人写字,不只是为了传递信息,也是一种美的表达,于是在书写中,产生了“书法”。
  D.通过这次新型冠状病毒的肆虐,使我们充分认识到保护环境和注意个人卫生的重要性。
  4.下列填入语段横线上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   )
  “中国制造”是世界给予中国最好的礼物,要珍惜这个练兵的机会,决不能轻易丢失。“中国制造”熟能生巧了,就可以过渡到“中国精造”。“中国精造”稳定了,不怕没有“中国创造”。_______,人动化(手艺活)是自动化的基础与前提。
  A.“中国制造”产生众多的就业机会,这对一个人口大国是非常重要的
  B.随着“中国创造”的实现,中国将步入世界发达国家之列
  C.千万不要让“中国制造”还没有成熟就天折了,路要一步一步走
  D.走好这三步,离不开国际化视野,离不开先进的科学技术
  5.下面括号内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那天早晨上学,我去得很晚,心里很怕韩麦尔先生骂我。(句中的“很”,是副词)
  B.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稻草上我捉过蚱蜢,在那沉重的镐头上有我的手印。(运用反复修辞,富有节奏,情感强烈。)
  C.请市民朋友严格执行相关防疫政策,保持戴口罩,勤洗手,不扎堆,用公筷……等良好生活习惯。(这句话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D.张教授买菜,与卖菜老人讲价:“你家白菜如翡聚环身,吾甚喜之,望君成全;价廉些许。”(张教授在菜场和卖菜老人这样表达很得体。)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0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6-7题。(每小题2分,共4分)
  灞上①秋居
  马戴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
  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②。
  【注】①灞上:地名,位于长安东郊,为作者寓居之地。②致身:献身于国君。
  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首联描绘了灞原上傍晚秋风秋雨停歇,在暮霭沉沉的天际,接连不断的雁群自北向南急急飞过。“频”字,既表明了雁群之多,又使人联想起雁儿们急于投宿的惶急之状。
  B.颔联描绘的景象由寥廓的天际渐渐地转到地面,转到诗中的主人。风雨中片片黄叶飘落,一人独坐,默默出神,表达诗人内心酸楚。
  C.颈联抓住秋季典型景物进行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