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8420字。

  2023年春期期中质量评估检测
  八年级语文试题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学校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相应位置。
  3.考生作答时,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将答题卡和试题卷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
  1.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有关题目。 (共4分)
  岁月流 shì    ,草长莺飞,追溯着时间的力量。安塞的鼓声,彰显出磅礴气势; 节日的灯笼,承载着民俗的怅惘; 喧嚷的大雁,唤醒北美的春天…………课文中那些打动我们的瞬间,是记忆中永不tuì    色的纪念。
  (1)依次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 shuò páng B. sù páng   C. sù báng   D. shuò báng
  (2)根据语境,写出下面词语中拼音所对应的汉字。 (2分)
  流 shì         tuì   色
  2.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2分)
  A. 《社戏》和《阿长与<山海经>》 《藤野先生》都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
  B. 《诗经》中主要的表现手法是赋、比、兴。赋是直陈其事,比是借物譬喻,兴是托物起兴。风、雅、颂、赋、 比、兴合称“六义”,是古人对《诗经》艺术经验的总结。
  C. 我国的“二十四节气”表明气候变化和农事季节。其中“立”有开始之意,如“立夏”即为夏季的开始。
  D.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记事,如东晋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也可以记游,如“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的《小石谭记》; 还可以状物,如明朝魏学洢的《核舟记》。
  3. 根据语境,填写古诗文。 (共8分)
  水存在于客观自然中,也存在于墨客骚人的诗文中:小石潭的水是澄澈见底、直视无碍的: “潭中鱼可百许头,  (1)           ,(2)            ,影布石上” (柳宗元《小石潭记》); 洞庭湖的水是汹涌澎湃、浩瀚磅礴的:“气蒸云梦泽,(3)            ”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在追求伊人的抒情主人公眼中,水是可望难即的人生境遇:“(4)              ,  (5)                。  (6) , 宛在水中央” (《诗经 蒹葭》) ; 陶渊明笔下, 水是进入桃花源的路径“ (7)             ,忘路之远近”,又是隐藏桃花源的屏障“ (8)             ,遂迷,不复得路” (《桃花源记》) 。 自然之水孕育了人类的生命,诗词之水在吟诵中获得隽永。
  4. 名著阅读。 (4分)
  学过《关雎》 《蒹葭》之后,小宛希望拓展了解关于《诗经》的更多知识,请你给他推荐朱自清的《经典常谈》。
  5. 在“分门别类辑古诗”活动中,同学们编辑了四本诗集,取名为《边塞风云》 《陶公遗韵》 《一曲折柳》 《草长莺飞》,下面诗句与诗集名依次对应最准确的一项是【   】 (2分)
  ①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②黄花无主为谁容,冷落疏篱曲径中
  ③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④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A.③①②④     B.④②①③     C.④③①②     D.④①③②
  6. 学校开展“低碳生活,从我做起”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共8分)
  【材料一】
  2021年 “碳达峰”和 “碳中和”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碳达峰”是指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在某段时间内达到历史峰值,其间碳排放总量依然会有波动,但总体趋势平缓,之后碳排放总量会逐渐稳步回落。“碳中和”则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通过二氧化碳去除手段,如节能减排、产业调整、植树造林等,抵消这部分碳排放,达到“净零排放”的目的。
  【材料二】 “碳中和”示意图
  (1)为宣传低碳生活,小宛准备拟写一副对联张贴在班上,请根据以上材料,帮他补充好下联。 (2分)
  上联:节能减排,响应政府号召 下联:                         
  (2)观察材料二中的宣传画,请你运用说明性语言介绍该画面的内容及其含义。要求:要素齐全,有明确的说明顺序,100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