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题,约15810字。
秘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A
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学科素养诊断试题
高二语文
2023.2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语段一】
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诗人,在此之前我们只有《诗经》一类的民谣,而且都不知道谁是作者。作者的人格既少表现,所以作者不为人所重视,也不会使人发生兴趣。屈原是第一个改变了这种趋势的人,他使得诗坛上从此有了诗人,他在诗之外争取了人的地位;人不仅是诗的材料,而且人本身就是诗——这就是屈原首次带到诗坛的事件。
屈原伟大崇高的人格,无疑表现在他的作品上;然而我们今日提起《楚辞》,或提起屈原,这诗人所唤起的印象要比那些作品更集中、更明快。历史上无数的诗人正是为这个追求而努力,陶渊明、李太白、杜子美,都因此产生更大的影响。我们从那些作品里认识了诗人之后,诗人便成为一首无言的诗;我们因此感觉到一个人格的存在,一个更明快、更无尽的力量。这人格是一切诗人共同的向往,诗坛才成为一个人生的修炼所。
【语段二】
屈原伟大的人格,正生在一个热情求真的时代,先秦诸子思想的光芒,使人生从此成为一个崇高的醒觉;在这些光芒当中,屈原所受的影响,与其说是思想的,毋宁说更是感情的。有人以为屈原是儒家。然而孔子所最崇拜的周公,屈原却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屈原的出现标志了“诗人”这一概念的产生,他改变了诗歌作者不被重视的趋势。
B. 屈原与孟子在理智与思想上不一定相同,但是他们性格相投,都拥有真诚的情感。
C. 屈原的《楚辞》及其伟大人格影响了先秦后独有的文化高潮——灿烂的盛唐文化。
D. 屈原对于污浊的社会现实有着清醒的认识,其哲学思考中的理性成就了他的伟大。
2. 下列关于诗人人格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不论是提起屈原,还是提起屈原的作品,后人会更集中地想起其伟大崇高的人格。
B. 优秀的诗人本身就是一首无言的诗,读者通过作品认识诗人能感受其人格的存在。
C. 陶潜、李白、杜甫像屈原那样追求在作品中表现伟大崇高人格,对后世影响更大。
D. 诗人的人格具有一种明快而无尽的力量,这力量能唤醒向往真理、追求觉醒的人。
3. 下列《屈原列传》中有关表述,不能直接印证本文中屈原“伟大的人格”的一项是( )
A. 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
B. 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
C. 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
D. 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4. 语段二为何要提到孔子、孟子、荀子、庄子?请依据文本简要说明。
5. 《古文观止》中评论说:“史公与屈子,实有同心。”请结合你所了解的司马迁与屈原谈谈你对“同心”的理解。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
D.“哲学思考中的理性成就了他的伟大”错,屈原的伟大不在于哲学的理性,而在于“哲理的感情”。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C. “对后世的影响更大”有误,原文是“屈原伟大崇高的人格,无疑表现在他的作品上;然而我们今日提起《楚辞》,或提起屈原,这诗人所唤起的印象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桥边的老人
海明威
一个戴着钢丝边眼镜的老人坐在路旁,衣服上尽是尘土。河上搭着一座浮桥,大车、卡车、男人、女人和孩子们在涌过桥去。骡车从桥边蹒跚地爬上陡坡,一些士兵帮着推动轮辐。卡车嘎嘎地驶上斜坡就开远了,把一切抛在后面,而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