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6880字。
山东省淄博市2023年中考语文试卷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共18分)
1.(6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问题。
七月是山中植物生长的最好时机。所有的植物仿佛都瞄准了夏季这段时间,(甲),一口气cuān 上来。这种强烈的生命力就像熊熊燃烧的火焰,那气势简直能把人和动物都盖过去。这片绿色世界到八月,突然间就变了样子。原来那(乙)的气势霎时就消退了。特别像南瓜这种栽培性植物,在七月还是一fù 要与万物一决高下的样子,一过七月就蔫了,只等待最后的成熟。山野间不知为何突然就安静下来。
不同季节中植物的生长规律简直(丙)到让人害怕的地步,植物总在争取每一天,甚至每一刻。
(1)文段中加点字的注音和横线处应填的汉字,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窜 chà 幅 niān
B.蹿 chà 幅 yān
C.蹿 shà 副 niān
D.窜 shà 副 yān
(2)文段中(甲)(乙)(丙)三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全神贯注 铺天盖地 严厉
B.凝神屏息 铺天盖地 严苛
C.凝神屏息 漫山遍野 严厉
D.全神贯注 漫山遍野 严苛
2.(3分)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央视著名节目《感动中国》被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感动”的深层含义其实是精神价值的传承。
B.摆脱线材束缚,将手机与充电板轻轻贴合,即可随放随充——手机无线充电在生活中已随处可见。
C.国家智慧教育读书平台依托数字技术,汇聚优质资源,营造互动场景,展示阅读成果,为广大学生和社会公众提供丰富多彩的读书空间。
D.“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是连接个人与国家、社会的天然纽带。
3.(3分)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写意中国——探寻汉字起源”主题宣传活动在河南安阳启动,活动旨在以探访中华文明源头,发掘汉字文化魅力为目的。
B.陕西西安交响乐团推出的《长??安——唐诗交响吟诵音乐会》直播走红网络,吸引了2300万人次在线观看。
C.随着全民阅读的不断深化,《三体》《流浪地球》等作品热度逐渐高涨,科幻文学在青少年群体中越来越受欢迎。
D.线上全民健身活动参与时间灵活,运动类型丰富,可为不同人群提供有针对性的运动服务。
4.(3分)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同为新闻作品,课文《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是一则消息,《“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则是一篇新闻特写。
B.王维是唐朝著名山水田园诗人,他能诗擅画,《竹里馆》《使至塞上》体现了其诗歌“诗中有画”的特点。
C.对联“天气大寒,霜降屋檐成小雪;日光端午,清明水底见重阳”,因其中镶嵌了六个节气名称而妙趣横生。
D.俄国作家契诃夫的经典短篇小说《变色龙》,塑造了奥楚蔑洛夫这一见风使舵、趋炎附势的典型形象,“变色龙”也由此成为这类人的代名词。
5.(3分)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语句,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I就是人工智能,最早在1956年的达特茅斯会议上被正式提出。
①经过数十年的发展,AI已经被广泛应用在生活当中,如手机搭载的智能语音助手、人脸识别等功能,都离不开AI的参与。
②甚至一些普遍认为AI难以取代人类的领域,如绘画、作曲等,也开始被AI渗透,其作品的完成度让人惊叹。
③温斯顿教授对AI的定义是“研究如何使计算机去做过去只有人才能做的智能工作”。
④在医疗、物流、生产、交通等高精尖领域,它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⑤它是对人的意识和思维过程的模拟,是人类用以了解智能本质的手段。
A.③⑤④②① B.⑤③①④② C.⑤①③②④ D.①②④⑤③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共27分)
6.(8分)默写填空。
(1)有约不来过夜半, 。(赵师秀《约客》)
(2)正是江南好风景,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3)黑云翻墨未遮山, 。(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4)英雄,重家国,轻生死,其豪迈气概在古诗词中熠熠生辉。“万里赴戎机, ”(《木兰诗》)是代父从军的花木兰关山万里、奔赴疆场的英雄之姿;“ ,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是壮志难酬的辛弃疾收复失地、青史留名的英雄之梦;“ ? ”(《过零丁洋》)是宁死不屈的文天祥大义凛然、忠贞报国的英雄之气。
7.(3分)阅读下面的古诗,选出赏析有误的一项( )
观沧海
[东汉末]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