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5900字。
浙江省强基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模拟检测(二)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1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一般文学理论教材谈到典型形象时,都肯定典型形象既有生动鲜明的个性特征,同时又在个性中包含着普遍性、共性。典型形象是个性与共性的有机统一,他们认为共性就是写出类的特征。巴尔扎克谈到典型形象时说:“‘典型’指的是人物,在这个人物身上包含了所有那些在某种程度上跟它相似的人们的最鲜明的性格特征典型,巴尔扎克认为典型的共性就是代表性,就是写出同类人的样本。另外一种关于典型共性的观点认为共性就是写出历史本质和时代精神。马克思和恩格斯都是这种观点的倡导者。
那么,共性到底是指能写出类的特征性,还是指能揭示出类的本质,没有涉及这两者之间更内在的联系。笔者认为,典型形象的共性应包括两个层面。
第一层面是写出代表性。比如,《鲁滨孙漂流记》就是借一个鲁滨孙写出了十足地道的英国人的特征,他们下起决心来又猛烈又倔强,不怕劳苦,天生爱工作,同时通过鲁滨孙的个性也写出了英国人的共性。换言之,鲁滨孙具有代表性,它们没有真正发生在我们的身边;熟悉又因为这些人和事虽没有发生在我们生活中,即与我们身边的人和事有类似性。这是共性的第一个层面,即代表性。
典型形象的共性的第二个层面是透过现象来揭示事物的本质规律,即深刻性,通过形而下的描述,写出了封建贵族的没落衰亡史和资产阶级的罪恶发迹史,写出了金钱对人的罪恶统治,它需要对生活进行深思、提炼和升华。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如果不是揭示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宗法制度和等级制度在本质上都是“吃人”的制度这样深刻的主题,那么,也只是一个胡言乱语的疯子而已,他也许能代表千千万万个疯子,但只能使人们一看见这个疯子就想起来身边的疯子而已。正因为这个疯子揭示了社会的本质,因而他成了一个能洞察中国上下几千年社会病态,是典型形象的本质特征。
综上所述,典型形象的共性一方面指具有广泛代表性的人物,一方面指具有深刻性,两个层面有机融合与互渗。典型人物不仅要写出芸芸众生平面化的日常生活,还要写出人物的精神向度。否则,才能撼动读者的灵魂。
(摘编自陈莉《对典型形象的再认识》)
材料二
典型形象,一般包括典型人物、典型环境、典型情节、典型景物等。典型形象的核心是典型人物。能否创造出真正的典型人物,成为作品艺术成就高低的主要标志。典型人物是指那些既有鲜明、独特、丰富的个性,具有高度概括性的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典型形象一般来说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较为广泛的代表性,它是个性与共性的有机统一体。
B. 典型形象与典型人物含义有所不同,典型形象的范围大于典型人物,但其核心是典型人物。
C. 典型人物往往能揭示社会历史的深刻内涵,就此而言,“狂人”具有典型形象的本质特征。
D. 典型人物的个性应当是独特的,这就要求作家必须善于观察生活,凸显环境对人物的影响。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熟悉的陌生人”,往往是因为在生活中常见而熟悉,却因为缺乏必要的了解而感到陌生。
B. 巴尔扎克借助小说对社会生活本质和规律的揭示,远比历史学家和社会学家更为深刻。
C. 《红楼梦》之所以被誉为名著,最主要的原因是它塑造了诸多个性独特复杂的典型形象。
D. 如果材料一论述贾宝玉是典型形象,即由应该是他具有代表性,而不是他的鲜明个性。
3. 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
A. 林冲有正义感和侠义精神,在反动统治者的逼迫下,从委曲求全转变为奋起抗争。作者塑造这一人物形象,是随着情节发展逐步完成的。
B. 香雪和山里的其他女孩子一样,都对外面的世界充满渴望,但是对“铅笔盒”的追求,形象因此变得光彩照人。
C. 祥林嫂是旧中国劳动妇女的典型,她勤劳善良,朴实顽强,她被践踏、被迫害,以至被旧社会吞噬。
D. 别里科夫是沙皇制度的忠实拥护者、卫道士,他害怕出乱子,害怕变革现有的一切,他代表了受沙皇专制制度毒害的可怜又可恨、可憎又可悲的众多小人物。
4. 论证的严密性是议论文的基本要求,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
5. 两则材料都围绕着典型形象进行论述,但是观点有显著差异,试以阿Q为例进行分析。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D.“作家必须善于观察生活,凸显环境对人物的影响”错误,原文是“典型人物的个性应当是独特的,与众不同的。作家、艺术家要善于抓住人物性格中最突出的特征,从而表现出同类性格人物中的细微差别”,可见,作家、艺术家要善于抓住人物性格中最突出的特征,要创造典型人物,突出其共性中的个性。
故选D。
2题详解】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1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蝴蝶庄之树
司玉笙
满身浮土的乡邮员在路边喊:“恒子,你的信!”
那时候乡邮员都骑着一辆自行车,每天走村串户的,很多人都认识他,新中国成立之初在外省任地方区委书记,后坚持回家乡办学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