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1880字。

  湖北省云学新高考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联考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2023年10月10日 07:50~10:20
  满分:150分 时长: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小题。
  材料一:
  文化的重要功能是以文化人,其最深层的积淀和影响是对人格的培养。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传
  统文化,在数千年漫长发展进程中不断塑造和培育的正面人格,就是被历代中华儿女广泛接受并尊崇的君 子人格。
  “君子”一词早在西周时期就已经流行,主要是贵族和执政者的代称。但孔子在构思和传布自己的儒
  家学说时,对“君子”的内涵进行改造,赋予其许多优秀道德的意蕴。如果说,孔子在构思和传扬儒家学 说时,思考的核心问题是探求如何立身处世,那么他苦苦追寻的结果,就是做人要做君子。
  孔子塑造的君子人格,伴随《论语》的流传而走入人们的心灵。儒家学派的后继者如孟子、荀子等,
  对君子人格张扬申说。与儒家学派有颇多论争的墨家学派和法家学派,对君子人格也欣赏有加,如《墨子》 中的“不义不富,不义不贵,不义不亲,不义不近”,《韩非子》中的“君子不蔽人之美,不言人之恶” 等等,都是对君子人格的高度肯定。道家学派虽然在诸多思想现念上与儒家学派判然有别,但在看待君子人格上,两者颇为一致。至于被誉为“群经之首”的《周易》更是对君子人格赞不绝口,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张岱年等哲学家认为这是对君子形象的生动描绘。于是,君子人格受到上至历代政治家、思想家及文人士大夫,下至社会底层百姓的广泛认同和追从。
  从先秦至清末,有关君子和君子文化的描述数不胜数,而且在传统戏剧、民间说唱、民俗礼仪及家教
  家训中俯拾即是。君子文化及君子形象还渗透和融入我们日常生活及器物之中,如中国人自古就有爱玉的 传统,实源于“君子比德于玉”的观念。
  君子概念历久弥新,至今仍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尽管当今社会发展迅速,观念多变,文化多样,但
  只要是中国人,都乐于被人看作君子,而决不愿意被人视为小人。君子人格在不同阶层的人群中都有相当
  的知晓度和认同度,君子风范在今天仍被绝大多数中国人奉为做人的圭臬。“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君
  子成人之美”“近君子远小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等,这些至 今活在人们口头的君子格言,已不同程度地成为中华儿女做人做事的人生信条。
  君子作为中华民族千锤百炼的人格基因,是凸显中华文化“精气神”的典范人格模式,彰显着中华民族深沉的精神追求和独特的精神标识,是烛照中华儿女历经坎坷而跋涉向前的人格力量和心理支撑。
  (摘编自钱念孙《君子:千锤百炼的人格基因》)
  材料二:
  如果说绅士、骑士、牛仔是西方文化人格的表征,那么中华文化人格则体现为“君子”。君子文化, 无疑是联系中国人的血脉之根。
  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天子式微,君子不再纯粹作为政治上的统治者,而以道德修养的践行者被儒家
  推崇,并被赋予新的人文内涵,一举成为济世的高标。由此,君子集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在数千年漫长发展进程中,中华传统文化不断塑造和培育的正面人格就是被历代中国人广泛接受并 尊崇的君子人格。
  B.春秋时期的礼崩乐坏对“君子”由政治上的统治者变为道德修养的践行者起了很大的作用。
  C.经孔子的改造后,“君子”的内涵不断丰富,即使与孔子主张不同的其他学派,也大多对此十分认同。 D.我们应一分为二地看待君子文化,既要看到君子文化积极的一面,也要正视君子文化的瑕疵,但不
  能将其等同于腐儒文化。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西方文化人格体现为绅士、骑士、牛仔,中华文化人格体现为“君子”,后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且明显优于前者。
  B.“君子”一词历久弥新,生命力旺盛,尽管当今社会发展迅速,观念多变,人们都把君子人格当作自己
  做人行事的人生信条。
  C.君子人格从上至下受到广泛认同和追从,甚至成为济世高标,这完全得益于文学家们塑造了一系列 卓尔不群的君子形象。
  D.大众受教育程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君子风范的内涵,从而更好地推行君
  子文化建设。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材料二中“君子文化对君子的内在有质的规定”的一项是(3 分)
  ( )
  A.修己以安百姓。 B.博闻强识而让,教善行而不怠。
  C.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D.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4.材料一主体部分是如何论证“君子人格被历代中华儿女广泛接受并尊崇的”?请从论证角度和论证方法等方面简要分析。(4 分)
  5.某杂志社举行“君子风范,恰逢其时”的研讨会,邀请你参加并谈谈君子文化建设“恰逢其时”的原因。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分析。(6 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
  人世间(节选)
  梁晓声
  周秉义从北京调回了本市,终日足不出户,只是看书,偶尔也与冬梅晚饭后看看电视剧。
  冬梅的耳中刮进了一些关于丈夫任职的议论。她忍不住问:“确实是平调回来了?”
  他肯定地说:“是啊。”
  她又问:“到底为什么?”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