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4680字。

  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测试卷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程辉,字日新,蔚州灵仙人也。皇统二年,擢进士第,由尚书省令史升左司都事。久之,为南京路转运使,以宫殿火,降授磁州刺史。大定二十三年,拜参知政事。世宗谕之曰:“卿年虽老,犹可宣力。事有当言。毋或隐默。卿其勉之。”一日,辉侍朝,世宗曰:“人尝谓卿言语荒唐,今遇事辄言,过于王蔚。”顾谓宰臣曰:“卿等以为何如?”皆曰:“辉议政可否,略无隐情。”辉对曰:“臣年老耳聩,第患听闻不审,或失奏对。苟有所闻,敢不尽心。”旧庙祭用牛,世宗晚年欲以他牲易之,辉奏曰:“凡祭用牛者以牲之最重故号太牢《语》曰犁牛之子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古礼不可废也。”二十四年,世宗幸上京,尚书省奏来岁正旦外国朝贺事,世宗曰:“上京地远天寒,朕甚悯人使劳苦,欲即南京受宋书,何如?”辉对曰:“外国使来,必面见天子,今半途受书,异时宋人托事效之,何以辞为?”世宗曰:“朕以诚实,彼若相诈,朕自有处置耳。”辉以为不可,于是议权免一年。会有司市面不时酬直,世宗怒监察不举劾,杖责之。以问辉,辉对曰:“监察,君之耳目。所犯罪轻,不赎而杖,亦一时之怒也。”世宗曰:“职事不举,是故犯也,杖之何不可!”辉对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二十六年,以老致仕。次年,复起知河南府事,辉辞以衰老不任,曰:“臣犹老马也,刍豆待养,岂可责以筋力。今河之径河南境上下千余里,河防之责视彼尤重,此臣所以忧不任也。”于是特诏不预河事。承安元年卒,谥曰忠简。
  (节选自《金史•程辉传》)
  1.下列对文中画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凡祭用牛者/以牲之最重/故号太牢《语》日/犁牛之子骍/且角欲勿用/山川其含诸/古礼不可废也
  B.凡祭用牛者/以牲之最重/故号太牢/《语》曰/犁牛之子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古礼不可废也
  C.凡祭用牛者/以牲之最重/故号太牢/《语》曰/犁牛之子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古礼不可废也
  D.凡祭用牛者/以牲之最重/故号太牢/《语》曰/犁牛之子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古礼不可废地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宰臣,在文中指处于重要地位的大臣们,一般而言,“宰”字在古代可作官员的通称。
  B.幸,指封建帝王驾临某个地方,用在人身上时,“幸”指的则是女子得到帝王的宠爱。
  C.致仕,指官员达到规定年龄时交还所任官职,办理退休,一般致仕的年龄为七十岁,如有疾患则可提前。
  D.谥,古代帝王、贵族、大臣等死后,朝廷依其生前事迹给予的称号,有美谥、平谥、恶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程辉是进士出身,曾被人说言语荒疏,被皇帝激励后变得遇事敢言;皇帝当众表扬他,认为他议论朝政得失没有丝毫隐瞒。
  B.世宗在晚年时,想在举行庙祭的时候用别的牲口,而不用牛,程辉上书表示反对,认为不可废弃古代的礼仪。
  C.程辉认为世宗体恤使者正月朝贺的劳苦而半途接受国书的做法欠妥,会给以后的宋朝人留下仿效的借口,他的反对最终奏效。
  D.面对世宗询问,程辉不苟同,而是指出皇帝在一怒之下做出的杖责决定惩罚过重,监察官员所犯的罪轻,应先给其补救的机会。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年老耳聩,第患听闻不审,或失奏对。
  (2)职事不举,是故犯也,杖之何不可。
  5.皇帝任命程辉为河南府事,程辉为何推辞?请简要回答。
  根据文章,完成下面练习
  管仲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