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题,约11170字。
哈尔滨市道外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考试
语文试卷2023.8.22
试卷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8:10—9:40
现代文阅读(一)
材料一:
非虚构文学首先要面对的就是非虚构在文学中的合法性问题,也即“真实”在文学中的合法性问题。
就文学而言,“真实”是一个很奇怪的词语。在通行的文学标准中,真实只是最低级的文学形式。韦勒克在《文学理论》中谈到现实主义时认为,“现实主义的理论从根本上讲是一种坏的美学,因为一切艺术都是创作,都是一个本身由幻觉和象征形式构成的世界”。“真实”从来都不是艺术的标准。但是,必须注意到,韦勒克所反对的“现实”和“真实”是就其最基本意义而言的,是指物理意义的现实和真实。“那儿有一朵政瑰花”,这是物理真实,但这不是文学。文学要求比物理真实更多的真实,“那儿是哪儿?庭院、原野、书桌?谁种的或谁送的?那玫花的颜色、形态、味道是什么样子?”这オ进入文学的层面,因为关于这些会是千差万别的叙述。即使是非成构写作,也只能说:我在尽最大的努力接近“真实”。在“真实”的基础上,寻找一种叙事模式,并最终结构出关于事物本身的不同意义和空间,这是虛构文学的核心。
非虚构文本并不排斥叙事性,相反,这也是它的必由之路。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的美国出现了大量的非虚构作品,“一种依靠故事的技巧和小说家的直党河察力去记录当代事件的非虚构文学作品的形式”。非虚构文学融合了新闻报道的现实性与细致观察及小说的技巧与道德眼光一倾向于纪实的形式,倾向于个人的坦白,倾向于调查和暴露公共问题,并且能够把现实材料转化为有意义的艺术结构,着力探索现实的社会问题和道德困境。
一个最基本的逻辑是,只有在你声称自己是进行非虚构写作时,你オ面临着“是否真实”的质疑,假借“真实”之名,你赢得了读者的基本信任,并因此拥有了阐释权和话语权。它使你和你的作品获得了某种道徳优势,更具介入性,影响力和批判性。同样的题材,同样的人物故事,当以虚构文学面目出现的时候,读者可能会读出趣味、人性和某种幽深的意蕴:但以非虛构面目出现的时候,这一趣味和人性叙述就更具现实感和迫近感,它打开一个内部场景,让读者从“旁观者”变为“剧中人”从“品味把玩”变为“息息相关”。
非虚构文学,作为近几年オ在国内被烦繁提起的概念,总是容易被和虚构文学对立起来谈。作家一方画被吸引,因为它在短时间内引起的关注要大于虚构性文学,并且里面似乎包合着某种朴素深远的品质:另一方面又有所疑惑,认为它于文学的本质,即虚构性一一不相符合。但我认为,通往文学的道路有多余,好的文学作品总是能够挑战既有的文学概念,从而使我们对文学本质、文学与生活的关系进行新的思考和辨析。
(摘编自梁鸿《非虚构的真实》)
材料二:
从概念的严谨性来看,“非虚枸写作”无疑有值得商榷之处,因为它似乎涵盖了虚构之外的所有文体。但倘若就目前已发表的一些作品来看,它又呈现出某些独特的文体特征,如它与报告文学、纪实文学颇不相同,不追求事件记叙的完整性,不强调话语表达的公共性
1.下列对“非虚构文学(写作)”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非虚构文学(写作)颇有纪实性,不仅具有真相揭示和事实还原的意味,还体现了积极勘探和理性反思的特质。
B.非虚构文学(写作)享有“真实”优势,同样的题材,以非虚构面目的出现时,就更具介入性、影响力和批判性。
C.非虚构文学(写作)直接展示作品主人公对事件本身的观察、分析和思考,表现出非常明确的主观介入性姿态。
D.非虚构文学(写作)虽不排斥叙事性,但强调独特的现场感和真实感,少有感性抒情和诗性怀想,艺术性有时偏弱。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非虚构文学(写作)作为新的概念。被作家关注又引发顾虑,因它与既有文学概念里的文学虚构性本质对立。
B.“非虚构文学(写作)”概念在学理上很难被厘清,但某些代表作品呈现出独特文体特征,印证了其概念的严谨性。
C.当代作家只有积极主动、深度介入社会历史,进行“非虚构”写作,才对他们的虚构性大有裨益。
D.材料一围绕“真实”二字论述“非虚构文学(写作)”,材料二角度不同,但同样表现出对非虚构文学(写作)的肯定。
3.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主要观点的一项是(3分)( )
A.“创造性的一个最好的标志就在于选择题材之后,能把它加以充分的发挥,从而使大家承认压根想不到会在这个题材里发现那么多的东西。”
B.“非虚构为文学提供了一种生机,让人物和故事具有某种实证性……保留可靠的真实经验和生活场地。”
C.“我有时候告诉别人一个故事的轮廓。人家听不出好处来,我总是辩护似的加上一句这是真事,仿佛就立刻使它身价百倍。”
D.“我所掌握到的很多资料都是独门的,但我还是觉得和那段历史隔着一层不可逾越的时空,所以决定去马来西亚作一次实地的旅行。”
4.材料二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3分)
5.如何理解非虚构文学的“真实”?请结合材料一简要分析。(3分)
现代文阅读(二)
文本一∶
父亲的遗产
金狐
梁燕是我固定的"麻友",她是个有钱的主儿,从头到脚都花钱倒饬过,这是别人说的,她自己从不承认这回事。她老公常年在江浙沪一带做生意,聚少离多,只要梁燕换了包包或者手指上又多出一枚亮闪闪的钻戒,我们就都知道他回来了。这样的女人,如果不吃点苦头,别人心里是很难平衡的。
没想到第一个让梁燕吃足苦头的是她父亲。那天,她牌运特别差,连输了几把,任凭手机铃音响个不停。她瞄了一眼说∶"我老爸,特烦人,瞎操心,不让打麻将,要我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