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2650字。

  2024届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卷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老龄化,在当代具有全球性趋势;关爱老年人生活,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话题。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老年人目前生活状况整体较好。但本次调查对老年生活核心内容的语言生活仍缺少必要的关注。语言生活,简而言之就是以语言文字为桥梁而展开的各种社会活动和个人活动。语言生活的质量高低和优劣对于老年人的生存状况、 生活品质、 精神状态、 心理健康、 身心愉悦等都具有重要影响。
  ②为了解老年人的真实语言生活状况,笔者课题组于2022年8月在江西、广东、江苏、重庆等省市的30余个城市和农村展开调查,共收到有效问卷455份。调查对象整体上是80岁以下、 文化程度较低的老人。
  ③调查发现,部分老年人的语言生活存在一些较为明显的不足。在语言能力方面,多数老年人在社交中不存在语言障碍,但仍有37%的老年人在家庭之外的人际交往中经常存在因方言差异等带来的语言不通问题。在交际对象方面,老年人日常生活中的交流对象主要是中老年人, 与中青年特别是青少年交流明显不够, 83%的老年人很少与青少年交流, 60%的老年人甚至与子女和孙辈的交流都比较少;70%的老年人表示与中年人交流有代沟, 88%的老年人表示与青少年交流有代沟。在说话时长和交流意愿方面,46%的老年人表示每天说话的时间比之前减少了,43%的老年人表示主动交流的意愿比之前降低了。在网络交际方面,很多老年人会使用手机购物、查询信息、社交聊天、娱乐等,也有41%的受访老年人表示用手机只打电话,基本不会做别的事;会使用微信的老年人占47%,但会使用微博、邮箱等其他网络应用的老年人只占5%,88%的老年人还是习惯于使用电话进行联系和交际。在了解流行语和新词语方面, 只有1%的受访者表示很熟悉,有84%的受访者表示基本不知道。
  ④多数老年人从内心渴望跟上语言生活的时代步伐,但各种客观条件和主观原因的制约又使部分老年人不愿意积极参与社交语言生活。
  ⑤生理老化导致老年人认知能力和语言能力有所下降,如听力、视力、记忆力、发音能力、词汇检索能力、话题把控能力、语言产出流畅性、 句法使用复杂性、语言理解准确性等方面,都随着年龄增长而有不同程度下降,这使老年人(特别是高龄老年人)在社会交际中存在语言使用的实际困难。
  ⑥社会角色的变化影响了老年人的语言生活环境和意愿。每个人一生中都要扮演很多社会角色,这些角色通常连续性地排列着,每个角色都和一定的年龄或生命阶段相联系。衰老会引发某些角色的丧失或中断, 比如老年人从家庭、单位、社会的主角变为配角甚至“无角”,这往往成为部分老年人郁郁寡欢甚至自我封闭的重要原因。老年人构成一个亚文化群体,群体内部成员之间可以找到共同语言,更容易认识自我、实现自我,但与群体外人员有较明显的心理距离,因此老年人往往缺少与年轻人交际交流的主观动力,有时甚至刻意回避与年轻人的交流。
  1
  ⑦此外,很多随子女进城的老年人,由于环境陌生、方言障碍带来社交机会少、交谈对象单一、交谈话题狭窄等问题,可能会被无形地孤立, 内心产生孤独,从而缺乏健康多彩的语言生活。
  (摘编自刘楚群、夏学胜《过好语言生活享受幸福晚年》)
  材料二:
  ①当前, 全球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显著。根据联合国的最新标准, 一个地区60岁以上人口达到总人口的7%以上, 该地区即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2022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 28004万人, 占全国人口的 19.8%, 较上年增加0.9%,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20978万人,占全国人口的 14.9%, 较上年增加0.7%, 呈现逐年递增的态势。 不仅中国如此,世界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老年人的生存状况、生活品质、心理健康等取决于其语言生活的质量,提高老人语言生活质量才能让他们更好安享晚年。
  B. 多数老年人渴望让自己的语言生活跟上时代,但现实并不乐观,因为他们受到生理老化、方言障碍等客观因素的影响。
  2
  C. 基于我国60岁以上老龄人口不断增加的现实,《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已将应对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
  D. 我国老年人口基数大,老龄化速度快,发展老年语言学需要做许多方面的工作,持续开展应用性研发工作是重中之重。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社会角色的变化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状态,其心理也随之发生改变,有的老人因此郁郁寡欢甚至自我封闭。
  B. 在故乡生活了大半辈子的老人习惯了农村传统的社交方式,在跟随子女去城市生活后,可能感到孤独不适。
  C. 推动老年语言学研究,建设老年语言学学科,是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也体现了学术研究服务国家的使命担当。
  D.为了解决我国老年语言学发展不平衡问题,我们需要建立和完善适合老年人身心特点的信息交流渠道与方式。
  3. 下列选项, 最能体现“关爱老人语言生活”的一项是(    ) (3分)
  A.“父母在,不远游”,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选择回乡就业, 实现游子和家人的“双向奔赴”。
  B.“不怕人老,就怕心老”, 文东街道提供便捷场所, 引导老年居民常出户、广交友、多唠嗑。
  C.“春蚕不老,夕阳正红”,“银发知播”借助网络平台,面向广大网友传授自己的毕生所学。
  D.“执着追求,甘于奉献”,上海民营企业家郝捷连续十六年向长宁爱晚亭敬老院捐款捐物。
  4. 两则材料都引用了数据, 请任选一处说明引用数据的作用。 (4分)
  5. 假如你所在的学校组织研学活动, 要求学生撰写一份关于发展老年语言学的调查报告。请结合材料内容,概括这份报告应该包含的调查内容及相应建议。(6分)
  (二) 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棣花
  贾平凹
  商州的人,或许是常出门的,或许一辈子没有走出过门前的大山,但是,棣花却是知道的。棣花之所以出名,有各种各样的说法。文人界的,都知道那里出过商州唯一的举人韩玄子,.韩玄子当年文才如何,现无据可查,但举人的第八代子孙仍健在,民国初年就以画虎闻名全州,至今各县一些老户人家, 中堂之上都挂有他的作品。拳脚行的,都知道那里出过一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