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5题,约2739字。

  北京市通州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期中语文试题
  一、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航天育种的规范名称是“航天诱变育种”,此外,还有“太空育种”“航天工程育种”等名称。它是通过返回式航天器把精挑细选的农作物的种子带到太空环境当中,太空微重力、高真空、宇宙辐射和弱磁场等特殊的太空环境会对植物、微生物产生诱变作用,可能使植物种子或菌种的基因产生变异,在航天器返回地面后对搭载物进行培育、筛选,最后培育出优质高产的新品种的一种育种方式。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在太空转过几圈并返回到地面进行种植的种子就是航天种子。其实,这种“航天种子”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航天种子。因为经过太空“点化”的种子,有的发生变异,有的不发生变异;有的发生好的变异,有的发生坏的变异。即使出现优异突变,也不可能即刻就能稳定遗传。想分清楚哪些是我们需要的,就必须先把它们都播种下去,连续繁育三四代,才有可能获得遗传性状稳定的优良突变系。每批种子都要经过连续几年的筛选、鉴定,其中的优良突变系再经过考验和权威部门的审定,才能称为真正的“航天种子”。
  与传统育种方式相比,航天育种具有变异频率高、变异幅度大、有益变异多、变异稳定性强、育种周期短等特点。据统计,空间诱变育种的变异率可达4%,而地面自然变异的概率仅为二十万分之一。传统育种方式一般需要6~10年,而航天育种通过太空多种特殊条件的诱变,能缩短至4~5年。
  例如常见的水稻,在地面自然条件下,其变异率约为二十万分之一,即使在实验室里开展化学诱变,变异率也不过千分之几,而拥有太空经历的水稻种子变异率可达百分之几。突变的数量多了,出现有益突变的概率自然也就越大。
  目前,我国航天育种的育成品种数量和推广应用范围处于世界第一位。我国共进行了40余次包括植物种子、菌种、试管苗等物种的搭载升空试验,培育出近千个航天育种新品系、新品种,建成近百个具有一定规模的航天育种技术试验基地和新品种产业化示范基地,航天工程育种正在农业、林业、微生物制造业等众多产业领域发挥着重要的牵引和带动作用。航天种子年推广面积超过5000万亩,产生直接经济效益超过2000亿元。
  (取材于白锋哲、李丽颖等的相关文章)
  材料二
  2022年4月17日下午3时,神舟十三号返回舱开舱活动在北京进行,云南省政府、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航天育种产业创新联盟等单位搭载的作物种子顺利出舱。
  搭载神舟十三号返回的不仅有中药材种子,还有水稻、食用菌、生菜等各类粮食、蔬菜种子,以及紫花苜蓿、燕麦、红三叶等牧草种子,丰富多样,共有12000
  1. 根据材料一,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航天育种先要通过航天器把种子带到太空。 B. 返回式航天器对于植物等具有诱变的作用。
  C. 航天育种有益突变率的高低与突变数量有关。 D. 我国已搭载40余种植物种子、菌种等升空。
  2. 根据材料一,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将要搭载到太空的种子都需要精挑细选。 B. 航天种子就是从太空返回到地面的种子。
  C. 种子升入到太空后就会发生不同的变异。 D. 选出太空返回的优异突变种子进行地面繁育。
  3. 根据材料二,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1987年8月,从太空返回的种子发生了一些基因遗传变异。
  B. 2006年9月9日,我国成功研制出“中国长征2号C火箭”。
  C. 从2011年起,我国就开始推进建立了空间搭载的长效机制。
  D. 2022年4月,神舟十三号返回舱带回的种子功用各有侧重。
  4.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对航天育种的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航天育种技术在我国多个领域起着重要作用。 B. “铁丰18”是我国早期的航天育种成果之一。
  C. 我国航天育种选取的种子的品种越来越丰富。 D. 航天育种方式已经完全取代传统的育种方式。
  5. 请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简述我国航天育种取得重大突破的原因。
  二、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孔子南适楚,厄于陈、蔡之间,七日不火食,藜羹不糁【1】,弟子皆有饥色。子路进问之曰:“由闻之:为善者天报之以福,为不善者天报之以祸。今夫子累德、积义、怀美,行之日久矣,奚居之隐【2】也?”孔子曰:“由不识,吾语汝。汝以知者为必用邪?王子比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