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8280字。

  人教部编版高中必修上语文 16-2登泰山记 同步练习
  1. 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其级七千有余 B.回视日观以西峰
  C.与子颍坐日观亭 D.半山居雾若带然
  2. 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道皆砌石为磴      道:走,走路 B.越长城之限        限:界限
  C.崖限当道者        当:挡住 D.皆不及往          及:赶得上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汶水西流 B.僻不当道者 C.崖限当道者 D.道少半
  4.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一项是   
  A.至于泰安 B.是月丁未 C.复循西谷 D.戊申晦
  5. 下列句子与其他三个句子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A.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 B.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C.生石罅 D.余始循以入
  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登泰山记》中,时间是“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路线是“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    ,    ,    ”。“乘”“历”“穿”“越”“至于”这几个动词不但由远及近地交代行程,而且也准确地表现了时令和地形。
  (2)  《登泰山记》中,“由南麓登”,这是登山方向;循中谷入,“道少半,    ,    ,    ”,是总写作者与友人的登山。
  (3)  《登泰山记》中,描绘日出前的气候和周围的景色的句子是:    。    。
  7.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是清代桐城人姚鼐所写的一篇登临泰山的游记。姚鼐此行是与知府朱孝纯之子朱颍一同登上泰山之顶的。
  B.作者按游踪进行描写。他从中谷登山,但是没有到古人所说的天门溪水即东谷去欣赏景色。
  C.作者重点描述了日观峰处的日出景观,通过对山水、风雪、日光的描写,勾画出一幅壮丽、优美的山水画;同时介绍了此处的历史遗迹。
  D.本篇游记的写景角度灵活,做到了远近结合、动静结合,同时运用了比喻的手法,使得泰山的景色更加形象生动。
  8. 文章通过景物变化写泰山顶上的日出,是按照什么顺序写景物变化的?描写了怎样的胜景?
  9. 阅读下面登泰山线路的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暑假到了,高中生张天和秦浩相约去泰山游玩,主要有 A 和 B 两种途径登上泰山之巅,请你分别为张天和秦浩设计一段话,阐述自己选择该线路的理由并说服对方。每条理由阐述不超过 60 字。
  天外村路与红门路为游览泰山最主要两条入口,可任选其一
  A 线路:从天外村路进入,天地广场至中天门有盘山公路,中天门至南天门有高山索道,乘完汽车换乘索道,可达泰山之巅。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