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7230字。

  语      文       2023.10
  注意:
  请考生在答题卡上填写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并在答题卡上答题,在本题卷上作答无效;答题卡上不准使用涂改液。考试时长120分钟,满分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26分)
  1.根据语境完成题目。(4分)
  中秋佳节,小文来到紫金山寻找秋意。秋的使者早已lì临,秋风萧sè,山峦连绵树木参差,层林尽染。秋日渐沉,西天余霞的红晕,给古都金陵着上了绮丽的秋装;再远处江水如练,风正帆悬。小文不禁好像乘风揽月而行,不知所止。
  (1)看拼音,写汉字。(2分)
  ①lì  ▲  临   ②萧sè  ▲ 
  ①莅   ②瑟
  (2)给加点字注音。(2分)
  ③红晕  ▲       ④着  ▲  上
  ③yùn     ④zhuó
  2.根据提示,用课本中诗文原句填空。(7分)
  少年不出门,能知天下情。读《峨眉山月歌》,跟随李白一起欣赏“峨眉山月半轮秋,①       ▲     ”的江月秋景;与曹操一起观沧海,领略“水何澹澹,②      ▲     ”的宏伟气象;读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想象在“③      ▲     ,小桥流水人家”处偶遇漂泊的游子;浅唱《江南逢李龟年》,如闻杜甫慨叹身世:“正是江南好风景,
  ④        ▲      ”;举首长啸“⑤       ▲     ,随君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感受关山隔不断的友情;畅想舟行江上,与王湾一起“次北固山下”,领悟“⑥      ▲        ,⑦       ▲     ”所蕴含的时序变迁和新旧交替的哲理。
  影入平羌江水流; 山岛竦峙;  枯藤老树昏鸦; 落花时节又逢君; 我寄愁心与明月;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这鬼天气,真是说变就变,刚才还是艳阳高照,转眼间,瓢泼大雨就淅淅沥沥地下起来了。
  B.李华好装腔作势,总是喜欢在同学们面前卖弄他那点小聪明。
  C.他博学多闻,口才绝佳,经常显出一种咄咄逼人的气势,让人敬佩!
  D.我们每年都在家乡植树,现在东风吹来,那里的树花枝招展,那儿的鸟呼朋引伴。
  3. (3分)B
  A.淅淅沥沥:形容 轻微的风声、雨声、落叶声。与前面“瓢泼大雨”语境矛盾,使用错误;
  C.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使人惊惧。与本句表现他“口才好、让人佩服”的语境不符,使用错误;
  D.花枝招展:像花枝迎风摆动一样,形容妇女打扮得十分艳丽。写“树”属于望文生义。使用错误;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
  B.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
  C.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D.在一个夜晚,窗玻璃上发出了响声,那是雨,是使人静谧、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的秋雨啊!
  4. (3分) C (顿号应改为逗号,体现慢慢往上看之情状。)
  5.下列各句中所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明喻)
  B.那萌发的叶子,简直就像起伏着一层绿茵茵的波浪。 (明喻)
  C.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反复、比拟)
  D.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 (比拟)
  5. (3分)A(没有运用比喻修辞)
  6. 句中某些需要强调的词语常要重读。同一句子由于重音位置不同,会表现出不同的意思。下面句中加了着重号的词语强调的语意,与括号里的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 )(3分)
  A.我知道你会唱歌。(你不要瞒着我了)
  B.我知道你会唱歌。(别人不知道你会唱歌)
  C.我知道你会唱歌。(会不会唱戏我不知道)
  D.我知道你会唱歌。(你怎么说不会呢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