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0310字。
内江市部分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月考语文学科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新时代青年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展现了主动的奋斗精神、浓郁的家国情怀和充分的
历史自信,但也必须看到,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新形势,青年群体的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着一定的风险挑战。
首先,西方物质主义作为一种以拥有财物多少作为人生追求的价值观,通过市场经济以及网络
媒介等载体,影响着青年的精神世界,滋生了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等错误思想。一方面,物质主义利用市场的逐利性诱发拜金主义现象。青年群体在参与市场经济活动时,容易把经济领域的物质利
益最大化准则泛化到其他生活领战,突破市场与社会的边界,甚至变成唯利是图的拜金主义。这不仅消磨了青年人的艰苦奋斗的意志,也腐蚀了他们的精神世界。另一方面,物质主义通过物质的占
有欲催生享乐主义行为。特别是在各种资本平台和算法推送的影响下,加上直播带货和流量明星的
示范效应,一些青年人沉迷于超前消费、炫耀攀比而不能自拔。
新时代还要提防青年群体出现极端个人主义的认知错误和行为偏差。一方面,要防止极端个人
主义导致青年的国家观念和民族意识的淡化。青年一代一定要心怀“国之大者”,主动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发展的磅礴伟业之中,做到既为青春添彩也为国家增光。另一方面,要防止极端个人主义导致青年家庭社会责任缺失。青年一代很多成长在独生子女家庭,从小受到父母长辈的宠爱,
部分青年易养成以个人为中心的思维定式和生活方式,缺乏感恩的心理和对家庭的责任。面对社会,
一些青年可能会缺乏初生牛犊不怕虎、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刚健勇毅,碰到困难、挫折不敢迎难而上、 负重前行,丢掉了中国青年永久奋斗的好传统。无数的事实表明,青年一代在青年时期要涵养家国
情怀,让青春在家国担当与责任奉献中熠熠生辉。
历史虚无主义也对青年人的历史认知造成了不良影响。一方面,历史虚无主义改写青年的历史
认知,消解历史自信的理性认识基础。历史认知是历史自信的重要前提,用实事求是、全面发展、辩证分析的观点分析历史,是唯物史观的内在要求,也是坚定历史自信的认知基础。另一方面,历
史虚无主义改变青年的历史认同,侵蚀历史自信的价值情感基础。学习历史,不仅要求真,培养对历史的敬畏与尊重;也要让历史启示现在和未来,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
行”。在这个意义上,历史认同是增强历史自信的价值情感基础。青年人坚定历史认同,就能从历
史事件中明白历史道理:青年人坚定历史自信,就能从历史人物身上感受人格的魅力、精神的力量, 就能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汲取营养和智慧。
因此,要高度重视青年群体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风险挑战,引导广大青年培养只争朝夕的开拓
创新精神、奉献担当的家国情怀和接续奋斗的历史自信。
(摘编自龙柏林《青年群体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性及实现路径》) 材料二:
高一年级,语文学科试卷,第1页(共8 页)
社会思潮对青年产生的分化效应,若不能及时发现与应对,则有可能导致青年群体心理极化、
思想分化、行为异化,在青年群体中产生离心力,对社会发展产生破坏力。有效应对并消除这些负面效应,需要加强对青年的思想政治引领,增强青年群体的凝聚力,强化青年的社会参与和政治认
同,使青年自觉承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和使命。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新时代青年虽有主动的奋斗精神、浓郁的家国情怀和充分的历史自信,但群体意识形态安全也面临着挑战。
B.受物质主义影响,青年群体在参与市场经济活动时,由以物质利益最大化为准则,变成唯利是图
的拜金主义。
C.破除社会思潮对青年的思想分化,要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社会思潮的引领力,增强青年群体凝聚力。
D.某些社会思潮在传播过程中表现出一定的伪装性、隐匿性和迷惑性,所以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对青年的政治引领。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极端个人主义容易导致青年的国家观念、民族意识的谈化以及家庭、社会责任感的缺失。
B.青年人坚定历史自信,就能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汲取营养和智
高一年级,语文学科试卷,第2页(共8 页)
慧。
C.只要及时疏导青年的逆反心理,增强青年群体的向心力,就能健全面向青年的心理疏导机制。
D.社会思潮的传播样态与方式发生着复杂的变化,所以要提高青年对各种社会思潮的鉴别力。
3.下列做法,不能实现青年群体意识形态安全的一项是(3分)( )
A.建立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横向整合机制。
B.将“小我”融入国家民族的“大我”中。
C.任意评说经典作品中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
D.集体观看纪念抗战胜利庆典仪式。
4.两则材料都提到了新时代青年的意识形态,但论述的侧重点有何不同?请加以分析。(4分)
5.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提到“少年强则国强”,那么如何实现“少年强则国强”这一理想?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滚烫的土地
阎秀丽
秋阳很毒,像针,扎在爹的脊背上。
娘抬头看了看天,说:“歇一会儿吧,这日头忒毒,晒得人脱层皮。”
爹没有言语,只是把镐头抢得更高了些,然后再使劲儿地落下。坚硬的山土在他的镐头下只是
蹦出了一个亮晃晃的镐印,几块细碎的土坷垃蹦在他裸着的胸膛和脸上,和脸上的汗珠混合在一起, 变成浑浊的小溪淌下来。娘便生了气,叨咕着说:“非得刨那点儿地,不知道能种几粒粮食!”
爹回了头,擦了把汗,眼睛一横,说:“你懂啥,这片小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