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480字。
16-1《赤壁赋》同步练习(文字版 | 含答案)
一、选择类
1.下列各项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而今安在哉
B.何为其然也
C.固一世之雄也
D.而又何羡乎
二、情景默写
2.补写出下列句子空缺部分。
(1)《师说》中,揭示本文写作缘由的句子是“ , ”。
(2)姚鼐《登泰山记》中“ , ”写出大雾弥漫,山路冰滑,表现了登山的困难。
(3)苏轼《赤壁赋》中,通过侧面描写表现洞箫声音的凄切婉转的两句是“ , ”。
(4)姚鼐《登泰山记》中“ , ”两句,生动描绘了日出前云彩的变化过程。
(5)苏轼《赤壁赋》中“ , ”两句,写出苏轼与友人在舟中举杯共饮。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在《劝学》中说“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老子》中“ , ”两句也用行路的道理来阐述积累的重要性。
(2)拟人手法可以使文句富有感染力,如苏轼《赤壁赋》中用“ ”生动描写出月亮对美景的依恋;又如《李凭箜篌引》中用“ ”形容乐声时而低回,时而轻快。
(3)叠字在表情达意中可以传达出特有的美感,比如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的“ ”写田园生活的温馨;或者白居易《琵琶行》中的“ ”写琵琶声音的错杂。
三、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赤壁怀古》①
【宋】苏辙
新破荆州得水军,鼓行夏口气如云。
千艘已共长江崄,百胜安知赤壁焚。
觜距②方强要一斗,君臣已定势三分。
古来伐国须观衅③,意突成功所未闻。
《赤壁》
【清】赵翼④
依然形胜扼荆襄,赤壁山前故垒长。
乌鹊南飞无魏地,大江东去有周郎。
千秋人物三分国,一片山河百战场。
今日经过已陈迹,月明渔父唱沧浪。
【注释】①此诗大约作于元丰三年,苏辙到黄州看望苏轼之时。此前北宋在与西夏的多次战役中处弱势,此后北宋又出兵伐夏,但各军因粮草不济,无功而返。在对夏政策上,苏辙一直主张退守求和的态度。②觜距;鸟类的嘴和爪,比喻战斗的武器。③观衅:窥伺敌人的间隙以便行动。④赵翼:清代史学家、诗人,这首诗是他弃官归隐,途经赤壁时所作。
4.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诗首联写曹操“破荆州,下江陵”时的意气风发,与苏轼《赤壁赋》所依据的历史事实基本相同。
B.苏诗中“安知”一词强调了曹军在赤壁的意外惨败,并与结句“未闻”形成呼应。
C.赵诗颔联化用苏轼《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形象地写出赤壁一战曹操兵败、周瑜得胜的结局。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