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2010字。
河北省承德市部分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9小题,37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材料一:
范文正公[注],平生好施与,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
方贵显时,置负郭常稔之田千亩,号曰义田,以养济群族之人。日有食,岁有衣,嫁娶凶葬皆有赡。择族之长而贤者主其计,而时共出纳焉。日食,人一升;岁衣,人一缣。嫁女者五十千,再嫁者三十千。娶妇者三十千,再娶者十五千。葬者如再嫁之数,葬幼者十千。族之聚者九十口,岁入给稻八百斛。以其所入,给其所聚,沛然有余而无穷。屏而家居俟代者与焉,仕而居官者罢莫给。此其大较也。
初,公之未贵显也,尝有志于是矣,而力未逮者二十年。既而为西帅,及参大政,于是始有禄赐之入,而终其志。公既殁后世子孙修其业承其志如公之存也。公虽位充禄厚,而贫终其身。殁之日,身无以为敛,子无以为丧,惟以施贫活族之义,遗其子而已。
呜呼!世之都三公位,享万钟禄,其邱第之雄,车舆之饰,声色之多,妻孥之富,止乎一己而已,而族之人不得其门者,岂少也哉?况于施贤乎!其下为卿,为大夫,为士,廪稍之充、奉养之厚,止乎一己而已,而族之人操壶瓢为沟中瘠者,又岂少哉?况于他人乎!
(节选自《古文观止??义田记》)
材料二:
范仲淹之应天府,依戚同文学。昼夜不息,冬月惫甚,以水沃面;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晏殊知应天府,闻仲淹名,召置府学。尝推其奉以食四方游士,诸子至易衣而出,仲淹晏如也。
仲淹以母在时方贫,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能自充。而好施予,置义庄里中,以赡族人。死之日,四方闻者,皆为叹息。为政尚忠厚,所至有恩,邠、庆二州之民与属羌,皆画像立生祠事之。及其卒也,羌酋数百人,哭之如父,斋三日而去。
(节选自《宋史??范仲淹传》)
[注]范文正公:即范仲淹,字希文,谥号“文正”。
1.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纸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公既殁A后B世C子孙修D其业E承F其志G如公H之存也。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咸,意为都,与《兰亭集序》“少长咸集”中的“咸”意思相同。
B.活,使动用法,与《鸿门宴》“项伯杀人,臣活之”中的“活”意思相同。
C.沃,浇,灌,与《送东阳马生序》“媵人持汤沃灌”中的“沃”意思相同。
D,食,意为食物,与《马说》“食之不能尽其材”中的“食”意思相同。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范仲淹买了靠近外城能常年丰收的一千亩良田,叫作“义田”,用它来养活、周济众多同族的人。
B.范仲淹去世的时候,没有钱财装殓,儿子也没有钱举办像样的丧事。羌酋数百人像失去自己的父亲一样为他痛哭。
C.许多身居三公高位的人,享受着优厚的俸禄,可他们族里的人却不能进他们的大门,与范仲淹形成了对比。
D.范仲淹为政多年,到过的地方留下了恩德。范仲淹死后,当地百姓都画上他的像建立祠堂祭祀他。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屏而家居俟代者与焉,仕而居官者罢莫给。
(2)尝推其奉以食四方游士,诸子至易衣而出,仲淹晏如也。
5.范仲淹身上有哪些高尚品质?请根据两则材料概括。(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贞观六年,太宗谓魏征曰:“古人云,王者须为官择人,不可造次即用。朕今行一事,则为天下所观;出一言,则为天下所听。用得正人,为善者皆劝;误用恶人,不善者竞进。赏当其劳,无功者自退;罚当其罪,为恶者戒惧。故知赏罚不可轻行,用人弥须慎择。”征对曰:“知人之事,自古为难,故考绩黜陟,察其善恶。今欲求人,必须审访其行。若知其善,然后用之,设令此人不能济事,只是才力不及,不为大害。误用恶人,假令强干,为害极多。但乱世惟求其才,不顾其行。太平之时,必须才行俱兼,始可任用。”贞观十三年,太宗谓侍臣曰:“能安天下者,惟在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