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题,约16220字。
河北省秦皇岛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联考高三语文试题
分值: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1908年发表的《人间词话》是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词学著作,在词学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主要体现在对现代词学思想及词学流派的生成和发展上。从现代派词学的发展历史来看,王国维是启蒙者,胡适是奠基者,胡云翼、郑振铎等人是开拓者。现代派词学烙有《人间词话》粉深刻的影响印记。
一
《人间词话》崇尚的审美理想境界与传统词学完全相反。王国维论词标举“境界”,而境界的核心则是“真”:“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在外部表现之“真”方面,王国维与传统词学是对立的。《人间词话》称外部表现之真为“不隔”,“语语都在目前,便是不隔”;与之相反的则是“隔”,所谓“隔”就是表达不真切、不直观。王国维特别反感“隔”,他批评姜夔词“虽格韵高绝,然如雾里看花,终隔一层”,又批评史达祖、吴文英词“梅溪、梦窗诸家写景之病,皆在一‘隔’字”。
现代派词学家深受王国维《人间词话》审美观的影响。胡适所持的审美标准与王国维高度相似。胡适强调的审美标准是“不失真”,真切显豁的表达。郑振铎论词也十分重视“真”,在他看来,作品中有“真情”并不难,难就难在能够将“吐出的情绪而写之于纸上”。
王国维与现代派词学家在审美标准的原则方面是高度一致的。他们强调审美的直观性、明晰性;颠覆了从南宋以来直至常州词派乃至近代一直占据词学思想核心位置的含蓄蕴藉、要眇委婉的传统理念,并由此构筑了全新的词史观。
二
唐宋词史观是词学的重要问题,对词体审美的认识决定了对词史典范风格流派的认识和取舍。王国维认为五代北宋时期是词史的高峰,南宋之后衰敝不振。王国维称五代北宋是“极盛时代”,“南宋以后,词亦为羔雁之具”,王国维评吴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王国维与现代派词学家强调审美的直观性、明晰性,颠覆了传统理念,并由此构筑了全新的词史观。
B.王国维对南宋词持否定的态度,矛头直指近代备受推崇的典范南宋词人,这是由王国维对词体审美的认识决定的。
C.胡适对清词持完全否定态度,郑振铎也否定清词,现代派对清词的价值判断明显受到了王国维《人间词话》的影响。
D.用西方文艺思想对中国传统词学作出新阐释的现代派词学的源头与《人间词话》是密不可分的。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胡适强调的审美标准是“不失真”,这和王国维论词标举的“境界”的核心“真”是一致的。
B.《人间词话》在词学史上的重要影响,就体现在对现代词学思想及词学流派的生成和发展上。
C.朱光潜认为温庭筠的《忆江南》收语过于“显”,如果把“肠断白苹洲”删去,在言情诗中即为妙品。
D.朱光潜对王国维的“隔”提出了质疑,认为诗有“显”“隐”之别,写景诗要“显”,言情诗要“隐”。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作为材料二论据的一项是( )(3分)
A.秦少游的《水龙吟》首二句“小楼连苑横空,下窥绣毂雕鞍骤”,苏东坡讥诮说,“十三个字只说得一个人骑马楼前过”。它的毛病也就在不显。
B.“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和靖将梅姿梅韵展现得栩栩如生。
C.晏几道的“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表达了望而不见的伤离意绪,言有尽而意无穷。
D.“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此句表达得不直观,不真切,视为“隔”。
4.材料一和材料二对于《人间词话》论述的侧重点有何不同?(4分)
5.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幸福
高尔基
有一次幸福离我如此之近,我几乎抓住了它温柔的手。
这事发生在散步的时候。一个炎热的夏夜,一大群年轻人聚在伏尔加河畔捕鲟渔民的牧场上。大家坐在篝火旁,喝着渔民们煨的鱼汤,饮着伏特加和啤酒,谈论怎样更快更好地把世界建设起来。后来,大家都感到身心疲倦了,便纷纷跑到已经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