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4110字。

  河北省部分重点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和姓名填写在答题纸上。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纸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
  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中国大运河包括京杭大运河段、隋唐大运河段和浙东运河段,全长3200多公里,有2500多年的历史。作为人工创造的伟大工程,大运河充分体现了我们的祖先创造自然、利用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成就。
  古代中国如何大规模地运送人员和物资?在较长时间里,在当时的技术条件限制之下,最经济、最高效、最便捷的方式一直都是水运。
  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在今天的扬州附近开通邗沟,沟通了淮河和长江,这被视为中国大运河的开端。战国七雄之一的魏国开凿了一条郑州和商丘之间的运河,名为鸿沟,极大方便了魏国农业的灌溉和商品贸易的往来。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运河整体变化不大。隋朝重新统一中国后,隋炀帝以洛阳为中心,组织人力开凿了一条东西走向的大运河,即隋唐大运河。
  继起的唐朝享受了隋炀帝修建大运河的红利,盛唐气象有很大一部分功劳应该归于这条大运河,大运河对于唐朝统治安危有重要意义。
  北宋王朝定都开封,运输条件得到很大改善,漕运非常高效,是中国漕运史上的巅峰时刻,也促成了北宋开封的极度繁华。后来南宋偏安江南,首都临安即今天的杭州,这一时期浙东运河得到了更大的利用,它连接杭州和宁波,南宋的物资通过这条运河直达海上,顺利开启海上丝绸之路。
  元朝为保证北京的物资供应,在著名水利专家郭守敬的领导下,以隋唐大运河为基础,逢弯取曲,开凿京杭大运河,这就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京杭大运河的基本格局。
  明成祖朱棣为修建北京城,从全国各地征调人力物力,运力大都依靠运河。为保证大运河的通畅,还启动了一项重要的水利工程——南旺枢纽,成功地解决了大运河的水源,为明清大运河500多年的漕运通畅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让北京城愈发繁荣。南旺枢纽是整个大运河上科技含量最高的工程,也是17世纪工业革命前世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大运河修造的开端在南方,而后经过历代的开凿贯通,其北端延伸到了北京。
  B.北宋与明代对大运河的开发利用都达到了极高水平,促进了两代都城的繁荣发展。
  C.大运河的连接,促使中国经济最发达地区形成运河经济带,从而使商品交流活跃起来。
  D.有辉煌历史的大运河,在新时期既需保护继往,也需转型开来,以获得持久发展。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大运河工程的伟大,既体现着其对中国历史所起的巨大作用,也体现着祖先与自然和谐共生等成就。
  B.大运河的修建,体现了古人的聪明才智和科技水平,说明古代中国在科技工程方面的实力领跑世界。
  C.据统计,清代大运河沿线各关一年的税收占全国税收总额的50%~60%,其商品流通的巨大作用可见一斑。
  D.大运河沿线城市的变化与发展与大运河本身存在时间跨度长、辐射面积广等因素有着密切 的关系。
  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文中画线句观点的一项是(3分)(    )
  A.宋太宗评价运河中之汴河:“东京养甲兵数十万,居人百万家,天下转漕,仰给在此一渠水。”
  B.乾隆年间,四大徽班坐船经大运河进京献艺,创造出适应南北观众口味的京剧,风靡全国,成为“国粹”。
  C.梁启超说:“自运河既通以后,而南北一统之基础,遂以大定。”
  D.大禹用十三年的努力疏通了九条河道,而后九州统一,四境通达,百姓安居乐业。
  4.文章是按怎样的顺序介绍大运河的?请加以梳理。(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红楼梦》一书与大运河渊源深厚:
  (1)黛玉初次入京,是由扬州乘船沿运河北上;林如海病重捐馆扬州,黛玉亦走运河水路南下至扬州及苏州;黛玉泪尽而逝,其灵柩沿运河回到苏州。
  (2)书中罗列的杭州、扬州、常州、苏州、无锡、淮安、通州都是大运河沿线的繁华城市,将这些地名串联起来.就是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3)书中对大观园和宴席的描写中展示的南北地域物产、民俗、方言等,丰富多样,应有尽有。
  (4)第五十一回薛宝琴写的十首怀古诗中,《广陵怀古》《淮阴怀古》写的是京杭大运河隋堤沿岸的风景。
  请结合材料分析这些内容反映出大运河在古人的生活中发挥了怎样的功用。(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虹【注】
  王愿坚
  中午时分。
  伤员指着西天上的一片乌云说:“天要变!”
  队伍正在草地里艰难地走着。
  肖国成站在行军队列的旁边察看着。
  他扶着曾立标跨过了一个草墩,小声问道:“伤口怎么样?”
  “好多了,能跟上。”
  “云南白药倒是灵。”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