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160字。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高新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22分)
(一)古诗文积累(7分)
1.古诗积累填空。(3分)
(1)“潮平两岸阔, 。”这是唐代诗人王湾五言律诗《次北固山下》中的名句,标题中的动词“次”字是停宿的意思。
(2)“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应傍战场开。”唐代诗人岑参五言绝句《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标题中的“九日”是我国的传统节日 节。
2.解释下列文言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时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乐
(3)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期
(4)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委
(二)语言运用(15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3-7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①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之瑰宝,承载着国家和民族数千年的文明血脉。保护好我们的精神家园,不仅需要文艺创作领域的与时俱进,更需要各行各业的保护和弘扬。
②青少年是整个社会中最积极【A】最有生气的力量【B】家庭的重心的在青年【C】国家的希望在青年【D】民族的未来在青年。有全国政协委员建议,在全国大中小学校园内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从开设传统文化 ,到 文化社团,注重在文化课、艺术课的教学中融入与知识点相关联的传统文化知识,力求让学生在 的场景中感受历史文化,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 与认同,进而为传统文化的传播与传承发出青年声音。
③今年四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指出,从热衷“洋品牌”到“国潮”火爆盛行,从青睐“喇叭裤”到“国服”引领风尚,从追捧“霹雳舞”到“只此青绿”红遍全国,中国青年崇拜中华民族灿烂的文明发自内心,民族自豪感显著促进,推动全社会形成浓厚的文化自信。
④中国青年应以更强的文化自信去学习和感悟传统文化,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和继承发出青年声音,让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彩。
3.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字形,不正确的一项是
A.感悟 B.传(chuán)播 C.魅(mèi)力 D.风彩
4.下列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作业 开办 虚假 理念
B.作业 开办 真实 理解
C.课程 组建 真实 理解
D.课程 组建 虚假 理念
5.下列方括号中填入的标点符号,不正确的一项是
青少年是整个社会中最积极【A】最有生气的力量【B】家庭的重心的在青年【C】国家的希望在青年【D】民族的未来在青年。
A.、B.。 C.、 D.,
6.下列对文中划线句子的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中国青年崇拜中华民族灿烂的文明发自内心,民族自豪感显著促进,推动全社会形成浓厚的文化自信。
A.中国青年发自内心地崇拜中华民族灿烂的文明,民族自豪感显著增强,推动全社会形成浓厚的文化自信氛围。
B.中国青年发自内心地崇拜中华民族灿烂的文明,民族自豪感显著促进,推动全社会形成浓厚的文化自信。
C.中国青年崇拜中华民族灿烂的文明发自内心,民族自豪感显著增强,推动全社会形成浓厚的文化自信氛围。
D.中国青年崇拜中华民族灿烂的文明发自内心,民族自豪感显著促进,推动全社会形成浓厚的文化自信。
7.将“现实令人欣喜,这一代的中国青年已经带着更强的文化自觉去欣赏和认同中华传统文化”这句话插入原文,最恰当的一项是
A.第①段开头
B.第②段开头
C.第③段开头
D.第④段开头
二、阅读(48分)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问题。(3分)
除夜作
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8.下列对诗歌内容和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