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1470字。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时间:120分钟 总分: 150分
1.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近几年,随着网络文学影响力和国家传播力的不断增强,网文出海力度和绩效均呈大幅增长之势。 有统计表明,截至 2020 年底,中国网络文学已向海外输出网文作品10000 余部,其中实体书授权超 4000 部,上线翻译作品 3000 余部,网站订阅和阅读 App 用户 1 亿多,覆盖世界大部分国家和地区,“一带一路”沿线4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网文出海的热门线路。
中国的网络文学沿民间渠道、以文化软实力的魅力走向世界,一方面是发展壮大后的网络文学拓 展国际市场、扩大国际影响力的内在刚需和必然选择;另一个促动因素则在于它搭上了中国文化“走出去 ”、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时代快车,一跃成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提高中华文化影 响力的文化输出前端;于是,由改革开放开启的“ 网文出海 ”之门,便以不同形态延伸自己的传播半 径。2017 年 5 月阅文旗下的“起点国际 ”的上线,标志着中国网文出海步入 3.0 时代,即从单纯作品 传播走向更深层次的运营机制和商业模式输出,把在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网络文学创作、传播、线上经 营和 IP 内容跨界分发模式,整体性输出到网文落地的所在国家和地区,既移植原创模式,也根植构架 与原创模式相配套的付费阅读机制和翻译模式,使中国网络文学以“ 落地生根 ”和“授人以渔 ”的方式提升世界影响力,为网络文学成为世界性文创产业提供了可资借鉴的中国方案。
以新时代的历史站位看,中国的网络文学能够“仗剑天下 ”,跨文化传播中国声音,其彰显的是我国综合国力提升的“文学表情”,同时也植根于中国文化的故事魅力。随着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加速,以好故事为切入口的中国网络文学,在从阅读吸引力走向文化影响力的过程中,必将成为传播中 国声音、塑造国家形象、传递中国精神、蕴含中国梦想的有生力量,成为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赓 续和光大人类文明的一方精神领地。
(摘自欧阳友权《网络文学,面向新时代敞亮歌喉》)
材料二:
网络文学的出现及兴盛,给“传统文学”带来了一重新的含义。以前人们所谓的传统文学指的是古典文学,与之相对应的是“五四”以来的新文学;现在的传统文学,指的是纸质文学,与之相对应的是网络文学。
五四新文学的出现,是以反对旧文学即古典文学为标志的,然而在新的网络媒介的映衬下,新文学却与它所反对的古典文学被归为一类,统称为“传统文学 ”。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随着网络文学影响力和国家传播力不断增强,网站订阅和阅读 App 用户覆盖了世界大部分国家和地 区,这说明世界各国认可中国网络文学的价值。
B. 中国网络文学走向世界的最重要促动因素,是其成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提高中华文化 影响力的文化输出前端。
C. 网络类型文学彻底以读者为本位,网络写手对读者进行麻醉式的心灵按摩,这可以体现出商业资本 介入对网络类型文学的影响。
D.在一个以“新”为正面价值的时代,网络文学与纸质文学代表的“传统文学”对立,代表了网络文学将纸 质文学扫进历史的冲动。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了网络文学,不过二者的侧重点和对网络文学的认识是有差异的。
B. 网络类型文学“似新实旧”,相比五四新文络类型文学更具保守性的文学观念、更具本土性。
C. 中国网文出海步入 3.0 时代,其机制和模式为网络文学成为世界性文创产业提供了可资借鉴的中国方 案。
D. 网络类型文学与传统纸质文学有许多不同的特质,原因之一是二者所采用的媒介是不同的。
(3) 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
A. 网文平台书阅将优质的版权内容,通过授权分销和付费阅读 App 触达海外用户,以获得内容收入和 商业化的收入。
B. 网文《天道图书馆》中设计了三个大境界,每一个大境界,再细分为九个小境界,融合了道家、儒 家等许多中国传统文化。
C.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资深网络文学研究者邵燕君认为,中国网络文学能够出海,并不仅仅是因为 单纯讲“ 中国的故事”,而且是讲“好故事”。
D. 网络文学在保持叙事活力的同时,逐步向主流文化、主流审美靠拢,现实主义潮流开始兴起。
(4) 中国网文出海现象备受关注,请结合材料一内容分析中国网文出海获得成功的因素有哪些。
(5) 如何看待网络文学的发展?请结合两则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2. 文学类阅读-单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碾压甲骨的车轮(节选)
迟子建
丈夫近年去龙王塘赏樱归来,总要找茬儿和我大吵一架。
平素进店都是推门而入的他,这天却强盗似的踹门进来,也不管这门店是我们租的,对它并无话语权。他一身樱花香、满脸戾气地穿过一楼餐厅时,海鲜小厨的主人瞥见他,会大声吆喝一声“贵哥回来了”。与其说是与他招呼,莫如说是给在阁楼上的我通风报信。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