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7500字。

  《春江花月夜》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太宗初即位,中书令房玄龄奏言:“秦府旧左右未得官者,并怨前东宫及齐府左右处分之先己。”太宗曰:“古称至公者,盖谓平恕无私。丹朱、商均,子也,而尧、舜废之。管叔、蔡叔,兄弟也,而周公诛之。故知君人者,以天下为公,无私于物。朕与公等衣食出于百姓,此则人力已奉于上,而上恩未被于下,今所以择贤才者,盖为求安百姓也。用人但问堪否,岂以新故异情?才若不堪,亦岂以旧人而先用?今不论其能不能,而直言其嗟怨,岂是至公之道耶?”
  贞观二年,太宗谓房玄龄等曰:“朕比见隋代遗老,咸称高颎善为相者,遂观其本传,可谓公平正直,尤识治体,隋室安危,系其存没。炀帝无道,枉见诛夷。何尝不想见此人,废书钦叹!又汉、魏已来,诸葛亮为丞相,亦甚平直,尝表废廖立、李严于南中。立闻亮卒,泣曰:‘吾其左衽矣!’严闻亮卒,发病而死。故陈寿称‘亮之为政,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卿等岂可不企慕及之?卿等若慕宰相之贤者,则荣名高位,可以长守。”玄龄对曰:“臣闻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今圣虑所尚诚足以极政教之源尽至公之要囊括区宇化成天下。”
  刑部尚书张亮坐谋反下狱,百官多言亮当诛,惟殿中少监李道裕奏亮反形未具,明其无罪。太宗既盛怒,竟杀亮。俄而刑部侍郎有阙,今宰相妙择其人,累奏不可。太宗曰:“吾已得其人矣,往者李道裕议张亮云‘反形未具’,可谓公平矣。当时虽不用其言,至今追悔。”遂授道裕刑部侍郎。
  (节选自《贞观政要•公平第十六篇》)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臣闻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今圣虑所尚诚足/以极政教之/源尽至公之要/囊括区宇/化成天下/
  B.臣闻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今圣虑所尚/诚足以极政教之/源尽至公之要/囊括区宇/化成天下/
  C.臣闻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今圣虑所尚/诚足以极政教之源/尽至公之要/囊括区宇/化成天下/
  D.臣闻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今圣虑所尚诚足/以极政教之源/尽至公之要/囊括区宇/化成天下/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但在文中意为“只”,与《春江花月夜》中“不知江月待何人,但江长江送流水”的“但”含义相同。
  B.见在古文中常表被动,文中“枉见诛夷”与《孔雀东南飞》中“君既若见录”的“见”含义相同。
  C.其在古文中意义和用法广泛,文中“吾其左衽矣”与《氓》中“桑之未落,其叶沃若”的“其”用法不同。
  D.坐在文中指犯了某种罪,与《蜀道难》中“以手抚膺坐长叹”的“坐”含义不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唐太宗面对房玄龄关于秦府旧部下未得官职而埋怨的上奏,举了尧废丹朱、舜废商均之事来说明君主要以天下为公、不存偏私之心。
  B.唐太宗虽然当时没有采纳李道裕关于张亮谋反证据不足的上奏,却看到了李道裕对公平正直的坚守,后来任命其为刑部侍郎。
  C.唐太宗认为用人要看是否有能力,而不能看关系的亲疏远近,如果只因旧部下有怨言,不看能力就加以委任,是不公平的。
  D.唐太宗借廖立、李严两人因诸葛亮去世而伤心病亡的故事,强调做官要坚守公平正直的品格,这样才能富有人格魅力,受人尊敬。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俄而刑部侍郎有阙,令宰相妙择其人,累奏不可。
  (2)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5.唐太宗发出“何尝不想见此人,废书钦叹”感慨的原因是什么?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春江花月夜(节选)
  (唐])张若虚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