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970字。
2023—2024 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试卷
八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分值:120分
近日,杭州亚运会圆满闭幕。学校借此机会开展“人文亚运,活力校园”主题学习活动,热爱传统文化、关注亚运赛事的小文邀你一同参与。
【文化亚运】(16分)
1. 本次亚运会在全球的瞩目之下,办出了高度,办出了风采。小文在报纸上看到了这样一段激动人心的文字,请你和他一同阅读。(5分)
亚运会不仅是体育盛会,更是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盛宴。从源于良渚文明的“湖山”奖牌,到寓意勇立潮头的“潮涌”会徽,从“江南忆,最忆是杭州”中走来的吉祥物,到融入互联网标识“@”的亚运口号,杭州,用别致笔触描绘了时代画卷, ▲ 了城市印记,quán
(▲)释了亚运文化,激扬了民族精神。杭州,不改亚运初zhōnɡ (▲),以盎(▲)然的生命力,勃发的英姿,携手亚洲人民,共赴美好未来。
(1)给加点字注音。(1分)
盎 (▲) 然
(2)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quán(▲)释 初zhōnɡ(▲)
(3)下列词语填入语段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 ▲ ) (2分)
A. 渲染 B. 镌刻 C. 铭记
2. 小红被任命为 “分享亚运故事,学习亚运精神” 主题学习活动主持人,她带着自己的主持稿来找小文,请你们帮她找出下面这段开场白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 )(3分)
心心相融,爱达未来。①过去10多天里,亚洲健儿在拼搏奋进中追逐梦想,在相聚相知中增进友谊。体育铺路架桥,文明交流互鉴,②杭州亚运会成为推动亚洲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实践。“③杭州亚运会尽管弘扬了奥林匹克精神,还促进了亚洲人民之间的友谊、团结与合作。”柬埔寨首相顾问包索说,“④杭州亚运会已成为促进绿色发展、相互理解、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新的活力”。
A.① B.② C.③ D.④
3. 学校计划依托《红星照耀中国》一书拍摄反映红军长征精神的小视频,请你利用小文搜集的知识卡片,参照示例,帮助他完成拍摄脚本。(8分)
【知识卡片】
1.远景:摄取远距离景物和人物。可使观众看到广阔深远的景象,以展示人物活动的背景或环境。
2.全景:摄取人物全身。能看到人物的一举一动,并能利用背景营造氛围。
3.近景:摄取人物胸部以上或者景物局部面貌。常用来细致地表现人物的面部神态和情绪。
4.特写:用近距离或长焦距拍摄的方法,把人或物的局部加以放大、强调。通过刻画细节,造成强烈的艺术效果。
拍摄脚本
拍摄方式 拍摄内容 拍摄重点 目的
远景 安顺场以西四百里,峡谷高耸,河流又窄、又深、又急的地方,有条有名的铁索悬桥叫作泸定桥。 峡谷高耸,河流又窄又深又急;铁索悬桥等。 ①(2分)▲
近景 沿途没有柴火,他们只好生吃青稞和野菜。没有树木遮阴,轻装的红军也没有带帐篷。到了夜里他们就蜷缩在捆扎在一起的灌木枝下面,挡不了什么雨。但是他们还是胜利地经过了这个考验。 ②(2分)▲
从食宿的角度表现红军长征征途的艰难,表现红军战士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必胜的信念。
③(1分)▲
现在赤脚的红军战士就沿着峡谷间迂回曲折的小道,赤足向泸定桥出发,一路上有时要爬几千英尺高,有时又降到泛滥的河面,在齐胸的泥沼中前进。 “赤脚”“在齐胸的泥沼中前进”等 ④(3分)▲
【诗情亚运】(33分)
(一)(8分)
4. 杭州亚运会开幕式精彩纷呈,充满诗情画意,引发了同学们学习古诗文的热情。小文将近期学习的古诗文进行归类,请你帮助他完成下表。(8分)
作 者 诗 句 情 感
曹 操 (1) ▲ ,(2) ▲ ;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自强不息
陈子昂 念天地之悠悠,(3) ▲ 。 悲怆落寂
杜 甫 (4) ▲ ,(5) ▲ 。 攀登顶峰
豪情满怀
刘禹锡 (6) ▲ ,往来无白丁。 高洁傲岸
王安石 不畏浮云遮望眼,(7) ▲ 。 乐观向上
龚自珍 (8) ▲ ,化作春泥更护花。 甘于奉献
(二) (7分)
5. 小文觉得乙诗中的三、四两句“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富有诗情。请你和他讨论一下这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在整首诗中起到什么作用?(3分)
答: ▲
6. 下面两首诗都出自于《古诗十九首》,小文发现两首诗有异曲同工之妙,请你从内容、情感角度加以分析。(4分)
答: ▲
(三)(18分)
小文想进一步探究古代描摹山水风光的散文,搜集了下列诗文,邀请你参与完成任务。
【甲】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