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3610字。
广东省部分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联合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特殊的人一定会写出特殊的诗。这些诗特殊在什么地方呢,我把它们称作“诗之新声”与“学之别体”。前者的意思是说它是中国诗词传统中的一个新形态,后者是说它是现代学人学术研究的一个有机部分。
先说“诗之新声”。作为中国古典诗词的一个新形态,它的审美气质是阴显不同于唐诗的,唐诗的特点之一是“以气胜”,甚至是特别反对才学与议论的。严羽在《沧浪诗话》中,盛赞盛唐诸公,他批评宋初的诗是“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宋诗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在诗中“论事、说理、讲学衡文”,与唐代诗学推崇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审美理想不同,对诗歌形式的刻意构造,对主体审美情感的理性推敲是宋诗的一个基本技术手段。正如前人所说“唐诗主情”“宋诗主理”,“主理”就是有思想、有学术,这也是现代学人之诗的一个基本特色。王国维在《宋代之金石学》中有一句话,“近世学术多发端于宋人”,其实不光是近世学术,现代学人的旧体诗词也是这样。如果说宋诗是现代学人的“远源”,那么它还有一个不太容易注意到的“近源”,就是在晚清民初比较活跃的同光体诗。晚清民初的特点在于它是中国史上又一个“易代”时期,在这样的时期里,不仅最容易产生新思想,也容易产生新情感,前者往往构成新学术的对象,而后者则多半可以更新文学作品的内容。中国每一个“易代”之际,都有不同寻常的好作品出来。但大体说来,由于近代中国水深火热的现实,人们对晚清民初的文学艺术活动,关注是相当不够的。这很可能是一说到同光体诗,大家都比较陌生的原因吧。同光体诗的最大特点,一是“喜用冷僻故实”,二是“寄托遥深”。读同光体诗需要两个条件,一是要有相当深厚甚至博杂的文史功底,二是要有一种很刚强的审美心态才能硬着头皮解读下去。
同光体诗人的“喜用冷僻故实”与“寄托遥深”,也恰好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为现代学人之诗奠定了基本范式,在形式方面学者的文史典故取代了诗人的直观经验并成为文本中最重要的诗眼,在内容方面建立在学术主体上的“理”取代了传统抒情主体的“情”成为主要的方面。如马一浮先生特别喜欢在诗中使用罕见的生僻字,如陈寅恪先生喜欢用非同寻常的僻典。还有一个饶有趣味的现象是把西方历史掌故引入到中国旧体诗中来。如胡小石《解醒》的“招魂谁似幽都好,欲把灵均换但丁”,再如吴世昌《清平乐》的“不见班超投笔,拜伦悔作诗人”。如果不知道“但丁”“拜伦”是谁,那将很可能再次产生“项羽拿破仑(轮)”式的现代诗学笑料。但最重要的地方是在内容上,借助于现代学术的理性精神的启蒙与洗礼,现代学人不仅在主体素质上远远超出了只知道“吟咏性情”的古代士大夫,在思想境界上也是特别容易走向“狂猬”一途的同光体诗人无法望其项背的。现代学人是以纯粹理性机能的发育为根本标志的,它必然要突破传统诗学中“言志”与“缘情”的主导性模式,一方面它把士大夫的“伦理之志”提升为一种建立在理性批判基础上的“独立之精神”,另一方面也必然要把传统的“自然之情”发展为一种经过现代启蒙之后的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唐诗的特点之一是“以气胜”,反对才学与议论,推崇“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审美理想。
B.现代学人之诗的一个基本特色是“主理”,即有思想、有学术,同光体诗是现代学人的“近源”。
C.同光体诗虽然在晚清民初比较活跃,但因其“喜用冷僻故实”的特点,并没有受到人们的关注。
D.“易代”时期最易产生新思想和新情感,中国每一个“易代”之际,都有不同寻常的好作品出来。
2.下列关于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指出可从“诗之新声”和“学之别体”两方面理解特殊的诗,并论证了二者的关系。
B.材料第二、三段运用了对比、举例等论证方法,阐述了“诗之新声”的特点。
C.材料在论证时,多处引用学者、大家的观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可读性。
D.材料最后一段从表层和深层两个层面来论述“学之别体”,在逻辑上是递进的。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同光体诗人“喜用冷僻故实”,如使用生僻字,或使用僻典,或引用西方历史掌故。
B.按照钟嵘对于好诗的评判标准,现代学人之诗需要注释才能读下去,算不上是好诗。
C.作者认为,对现代学人之诗的文字、意象、学理予以深入解读、梳理,有重要意义。
D.汪辟疆的《秋思八首》全诗八个部分,有着相当严密的内在结构,是一篇学术文章。
4.材料第四段说“‘诗之新声’属于在既有框架下的有限创新”,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请简要说明。(4分)
5.假如你是光明学校“传统文化公益宣讲团”的一名志愿者,你将为高一年级的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宣讲。请你结合材料为现代学者旧体诗词中“学之别体”拟写宣讲要点。(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雾都孤儿[注](节选) 狄更斯
早晨,奥立弗醒了,发现自己那双旧鞋不翼而飞,床边放着一双鞋底厚厚实实的新鞋,他不禁吓了一大跳。刚开始他还很高兴,以为这是自己即将获得自由的预兆。他坐下来,跟费金一起吃早饭时,这些想法就顿时化为了泡影,费金说话时的口气和脸色更增添了他的恐慌,费金告诉奥立弗,当天夜里要送他到比尔•赛克斯那里去。
“就——就——留在那儿了,先生?”奥立弗急不可待地问。“我寻思,”费金说话时一双眼睛盯在奥立弗身上,“你很想知道上比尔那里干什么去——啊,宝贝儿?”“呸。”费金唾了一口,对着孩子的面孔细细察看了一番,“等比尔告诉你吧。”
费金看得出来,奥立弗在这个问题上没有表示出更浓厚的好奇心。尽管奥立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