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0170字。
1《沁园春 长沙》练习(文字版 | 含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
1.下列对词中语句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
A.“万山红遍”里的“红”字用得极妙。“红”是表色彩的形容词,在这里有了动词的意义,既有色彩,也有秋天渐来、万山渐红的动态意境。
B.“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里,人们常常吟咏的是“碧”与“流”的动静结合。其实,“漫”字也很有特色:“漫”是“不受约束”的意思,放眼望去,满江碧透,给人一种深厚的绿意的感受。
C.“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中,“击”“翔”这两个富有创造性和表现力的动词,准确而生动地刻画出在万里长空中鹰飞得矫健和在清澈见底的江水中鱼游得欢愉自在的情景。
D.词人在“万类霜天竞自由”中用一个“竞”字,有力地突出了在寒秋严霜下万物蓬勃旺盛的生命力,让人感受到词人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由衷的赞美之情。
二、名句名篇默写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中能展现青年毛泽东和他的同学们劈波斩浪的句子是:“ , ?”
(2)《沁园春•长沙》中描写静中有动、生气勃勃的画面的两句是“ , ”。
(3)《沁园春•长沙》引起诗人对往昔生活回忆的过渡句是“ , ”。
3.完成默写。
(1)《沁园春•长沙》上阕中描写近景并使用动静结合手法的词句是 , 。
(2)《沁园春•长沙》点明了时间、地点和特定环境的词句是 , , 。
(3)《沁园春•长沙》面对大千世界,词人发出慨叹,表现词人雄心壮志的词句是 , , 。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4.下列对《沁园春•长沙》一词的分析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A.上阕“立”以下几句点明了时间、地点和特定的环境。
B.下阕先用“携”“忆”两句过渡,由描绘旧地重游,转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