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0600字。
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看着这种饲养小姑娘营利的制度,我禁不住想起孩子时候看到过的船户养墨鸭捕鱼的事了。和乌鸦很相像的那种怪样子的墨鸭,整排地停在舷上,它们的脚是用绳子吊住了的,下水捕鱼,起水的时候船户就在它的颈子上轻轻地一挤!吐了再捕,捕了再吐,墨鸭整天地捕鱼,卖鱼得钱的却是养墨鸭的船户。但是,从我们孩子的眼里看来,船户对墨鸭并没有怎样虐待,而现在,将这种关系转移到人和人的中间,便连这一点儿施与的温情也已经不存在了!
在这千万被饲养者中间,没有________,没有________,没有________,没有________……没有法律,没有人道。这儿有的是20世纪的烂熟了的技术、机械、体制和对这种体制忠实服役的16世纪封建制度下的奴隶!
黑夜,静寂得像死一般的黑夜,但是,黎明的到来,是无法抗拒的。索洛警告美国人当心枕木下的尸首,我也想警告某一些人,当心呻吟着的那些锭子上的冤魂!
(取材于夏衍《包身工》)
材料二
解放之后,在镇反运动的一次诉苦大会上,我听到过一个老年的纱厂女工说:“你们说,我们给资本家做牛马,其实呀,连牛马也不如,我们是苍蝇、蚊子一样的虫豸。东洋老板和带工头打死一个工人好像在地上踏死一个蚂蚁一样,一点也不算稀奇。”这是实话,一点也不夸张。
解放之后,我去看过上海的曹杨新村、控江新村,我也曾
1.填入材料一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热 光 温情 希望 B.光 热 温情 希望
C.光 热 希望 温情 D.热 光 希望 温情
2.下列对材料一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被饲养的小姑娘的境遇和墨鸭的境遇是不完全相同的。
B.二十世纪的技术、机械与体制没有给被饲养的小姑娘带来希望。
C.“黎明的到来,是无法抗拒的”暗喻不合理的制度一定会消亡。
D.“锭子上的冤魂”是指在铺设枕木的劳作中被压榨至死的奴隶。
3.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包身工在资本家眼里只是单纯用来谋利的工具。
B.包身工只有成天成夜工作才能改善自己的生活。
C.解放后,工人拥有良好的学习条件和生活水平。
D.没有先人的付出,吃人的制度就不可能被推翻。
4.根据以上三则材料,下列理解与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夏衍用“饲养”一词表明包身工是不被当人看的,以此来揭示剥削者丧失人道的罪行。
B.夏衍在混入包身工中观察的时候曾因包身工身上散发的难闻的臭气而对他们心生厌恶。
C.夏衍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深入生活现场的时候,虽然需要付出艰辛,但是不会有危险。
D.夏衍通过含蓄揭露女童工遭遇的不公和悲惨命运来反映国民党统治区的社会黑暗情况。
5.请根据以上三则材料,简要说明夏衍能写出“带有温度”的《包身工》的原因。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共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乡村杂景(节选)
茅 盾
让我们再回到农村的风景罢——
这里,绿油油的田野中间又有发亮的铁轨,从东方天边来,笔直地向西去,远得很,远得很;就好像是巨灵神在绿野里画的一条墨线。每天早晚两次,火车头拖着一长列的车厢,像爬虫似的在这里走过。说像爬虫,可一点也不过分冤枉了这家伙。你在大都市车站的月台上,听得“喈”——的一声歇斯底里的口笛,立刻满月台的人像鬼迷了似的乱推乱撞,在隆隆的震响中,“这家伙”喘着大气冲来了,那时你觉得它快得很,又莽撞得很,可不是?然而在辽阔的田野中,开着短窗远远地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