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0550字。

  北京市丰台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共11页,共五道大题,27道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认真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考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基础??运用(共14分)
  学校拟开展“寻找北京的红色印记”主题实践活动。你所在的小组完成了活动方案的相关设计,现依据师生的意见修改完善。
  第一部分  活动背景
  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回顾百年前,风雨如晦,一批批有志青年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勇毅前行,前仆后继,于苦难中铸就辉煌。不忘初心,艰苦奋斗,实干担当,为国为民,这是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而永葆蓬勃朝气的秘诀所在。分布在北京各处的红色文化印记,见证着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世纪征程,启示我们回望来路、淬炼信仰。
  1.依据“书体一致,和谐美观”的原则,你认为书写活动标题时,“薪火相传”的书体选择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 B.
  C. D.
  2.同学们对文段中加点词语的读音、字形做出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风雨如晦”的意思是“局势动荡,社会黑暗”,“晦”应该读“huǐ”。
  B.因为表达的是“广阔无边,望不到边际”的意思,所以“广袤”一词中没有错别字。
  C.“前仆后继”的意思是“形容英勇奋斗,不怕牺牲”,“仆”应该读“pú”。
  D.因为表达的是“能解决问题的不公开的巧妙办法”的意思,所以“秘诀”一词中有错别字。
  第二部分  活动内容
  无论是红色建筑、纪念馆,还是有代表性的展览,都蕴含丰富的红色文化内涵。我们可以走进楼馆,实地参观;也可以网上浏览,在线学习。
  (一)红色小楼播火种
  “小红楼”是一幢由灰砖和红砖建造的法式小楼,因形似北大红楼而得名【甲】一百多年前,一群“90后”“00后”因共同的理想汇聚于此。这就是长辛店留法勤工俭学预备班,中国马克思主义者早期开展革命活动的实践基地之一。京汉铁路工人运动与先进知识分子的结合,正是从这里开始的。
  在这里,半工半读的学生们打破“工学界限”,以劳动为荣,以游手好闲为耻。他们脱下长衫,换上工服,拜工人为师,虚心求教,吹毛求疵。工人师傅也被他们的真诚打动,不仅将自己的工作技能倾囊相授,还敞开心扉与学生交流思想。日复一日,彼此缔结了深厚的情感。
  “小红楼”虽然存在时间不长,规模不大,但它仍在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与中国革命事业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如今,楼里那些珍贵的展品【乙】明信片、介绍信、档案卡、赴法证明等,依然迸射着那一代年轻人热烈的爱国之情。
  3.你发现加点成语在文段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游手好闲 B.吹毛求疵 C.倾囊相授 D.浓墨重彩
  4.【甲】【乙】两处的标点使用,你认为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甲】。【乙】—— B.【甲】,【乙】: C.【甲】,【乙】—— D.【甲】。【乙】:
  (二)红色印章见初心
  印章不仅是信用的重要资证,也是文人抒发家国情怀的重要载体。青年鲁迅曾为自己刻过一方“戛剑生”的印章。“戛剑”就是挥剑前行的意思,这方印章表现出当年鲁迅渴望冲杀出一条血路、振兴中华的决心。抗战期间,丰子恺用漫画表现民生疾苦,控诉侵略者的暴行。他为这些画专门刻制了一个“速朽之作”的印章,意思是希望这些画速朽,希望社会上残酷、悲惨、丑恶、黑暗的一面尽早消失。由此可见,一枚枚红色印章就是一处处精神地标,透过它,我们能窥见文人对国运民生的关切。
  5.“戛剑生”之印章,令我们想到鲁迅先生写在小说《________》中的话:“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1分)
  6.查《现代汉语词典》,“地标”的解释为“地面上的显著标志”。根据词典解释,你认为文段中“精神地标”应当理解为___________。(1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