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420字。
志物怀人,小轩浓情——《项脊轩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涵泳,积累文言知识、文化常识。
2.梳理文章脉络,赏析细节描写、章法技巧。
3.品味至爱亲情,理解眷恋家园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基因。
【教学重点】
品味至爱亲情,理解眷恋家园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基因。
【教学难点】
梳理文章脉络,赏析细节描写、章法技巧。
【教学方法】
1.诵读法。通过朗读、吟诵、歌唱等多种方式诵读文本,以读促学,以声求义,以声传情。
2.小组合作讨论法。将学生划分为学习共同体,开展小组讨论,促进学生思维的碰撞与提升。
3.情境教学法。创设真实而具体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想象力,引导学生多角度深入思考。
4. 比较阅读法。多则文本比较阅读,拓展阅读视野,培养学生探究、创新思维。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要求
1. 断句正音,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本。记录“我的疑问”。
2. 情境研习任务:今年是归有光逝世 450周年,我校文学社举行“百年震川情”纪念活动。
(1)假如你是部编版新教材主编,请为本文设计一幅插图,并说明设计意图。
(2)请根据课文内容,排演一幕课本剧,参加纪念活动。
(3)校刊《晴空》杂志设置“经典重温”专栏,请评点本文,给专栏投稿。
(4)请你为归有光写一副对联。
(5)校园征集令:吟诵是我国传统的美读诗词文的方法。央视“朗读者”“经典咏流传”节目深入人心。我市即将举行“中华经典诗文诵吟大赛”,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诵读或吟咏本文。
二、导入
同学们好!首先,请大家猜个谜语。谜面是“衣锦还乡”,打一位明代散文家。(谜底:归有光)。古往今来,很多文人都有自己的书斋,书斋名寓意深刻,寄托个人情怀。如 “稼轩” “聊斋” “晦庵”“饮冰室” “惜抱轩” “项脊轩”。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归有光的书斋,感受主人怡然自得的读书生活,品味他平淡记叙中饱含的深情。
学生齐读学习目标:1.反复诵读,积累文言知识。
2.梳理文脉,赏析细节描写。
3.品味至爱亲情,理解故园情结。
三、解题质疑
1. 《项脊轩志》的“志”是“记”的意思。“志”是古代一种文体,是记述事或人的文章、著作。可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往往寓意深长。
2.课前,收集学生预习疑问,主要问题有:
(1)为什么归有光给书斋取名“项脊轩”?
(2)“亭亭如盖”的枇杷树是谁种的?
(3)文中的“......”省略了什么?
四、知人论世
了解归有光的生平,解答第一个问题。课件展示:归有光(1506—1571年),字熙甫,号震川,昆山(江苏)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