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2150字。
浙江省衢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检测语文试题
考生须知:
1.全卷分试卷和答题卷。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上交。
2.试卷共8页,有四大题,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3.请将答案做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Z世代”来源于英文“Generation Z”,指代出生于1996年至2010年之间的青年群体(亦有学者认为Z世代指出生于1995年至2009年之间的青年群体)。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中国Z世代人数约为2.6亿。随着青年群体的不断成长,Z世代所具有的社会影响力也在逐步凸显。Z世代作为未来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成为媒体报道的焦点不足为奇,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媒介所建构的中国Z世代图景中,媒介形象往往是纷繁复杂甚至是截然相反的。
针对中国Z世代,当前大众媒介主要建构了三种与之相关的媒介形象,分别为顺势而生的数字原住民、寻求认同的文化盗猎者以及彰显风格的个性消费者。
数字原住民之所以能够成为Z世代最为典型的形象,原因在于Z世代群体的出生与成长时期恰好技术的关键发展时期。可以说,Z世代是伴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而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一出生面对的就是数字时代。因此,在大众媒介的报道当中,相较于其父辈与祖辈而言,他们更加谙熟各类前沿科技产品的使用规则,通过技术获取信息的方式也更为多元,在技术领域体现出强烈的“土著”色彩。
除了数字原住民这一最为基本的形象之外,近年来,在大众媒介的报道中,Z世代也开始越来越多地以文化盗猎者的身份出现。“德塞都将积极的阅读形容为‘盗猎’”,Z世代的文本盗猎者形象则主要体现在他们善于通过对文本意义的创造性挪用获得文化层面的自主生产权,进而形成相应的亚文化群体。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普及,“COSPLAY”“二次元”“耽美”和“电竞”等青年亚文化纷纷在网络空间中涌现,形成了蔚为壮观的青年亚文化景观。在这种背景下,大众媒介作为社会的“瞭望塔”,时刻关注青年群体的发展动向,并会对Z世代群体这种文化盗猎者的媒介形象加以建构与传播。在大众媒介的报道中,Z世代以文化盗猎者的身份出现,他们善于生成具有自身风格特征的文本,创造自我表达的机会,进而形成具有一定圈层性的亚文化群体。
除了前两种形象之外,在大众媒介的报道中,Z世代也是一个拥有巨大消费潜力的群体,他们有着与众不同的消费取向,在消费行为中彰显其独特个性。在大众媒介的报道中,与追求使用价值的父辈不同,消费对于Z世代来说更像是一种品味展演,抑或说是一种彰显自我的手段,他们在消费的过程中完成自身的审美与情感追求。相较于产品的使用功能,Z世代往往更在意产品所带来的情感价值,他们也更倾向于购买能够体现自身个性的消费产品。
简言之,在媒介建构的中国Z世代各种形象中,数字原住民、文化盗猎者与个性消费者三种最为典型,它们分别对应着技术、文化以及消费三个不同层面。这三种媒介形象在相应的领域内形塑了中国Z世代的不同特征并共同生成了这一群体的整体画像。
在大众媒介的报道中,Z世代可能是有着坚定理想信念、勇于追求自
1.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与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大众媒介为中国Z世代主要构建了三种媒介形象,形塑了这一群体在技术、文化和消费层面的不同特征,并形成了整体画像。
B.“文化盗猎者”这一媒介形象,凸显了Z世代在文化创造力方面的特点,形成了善于创造和主动表达的青年亚文化群体。
C.Z世代的消费潜力体现在个性化表达上,相对于产品的使用功能,他们更关注的是消费产品能否彰显自己的审美和个性。
D.大众媒介针对中国Z世代的话语冲突,体现了大众媒介报道的不客观、不全面,这也导致青年群体的形象变得消极负面。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COSPLAY”“二次元”“耽美”和“电竞”等青年亚文化的出现,源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普及,而最终形成了壮观的青年亚文化景观。
B.中国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关键期与Z世代的出生成长期高度契合,所以,在大众媒介的眼中,“数字原住民”就是指Z世代。
C.中国Z世代的话语分为积极话语与消极话语两种类型,这两种话语的同时存在及相互冲突直接导致Z世代媒介形象的内在矛盾。
D.当中国Z世代青年有了更多的表达空间,我们可以更清晰、更真实地了解这一青年群体形象,有助于找回这一群体的自我主体性。
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媒介关于Z世代的积极话语的一项是(3分)( )
A.去年卡塔尔世界杯举行期间,活跃在上海的Z世代民间团体“自得琴社”创制的世界杯主题曲视频,在海内外视频平台获得了数十万网友的点赞。(《文汇报》)
B.以95后、00后为代表的年轻群体,他一直以“热爱”之名,热衷“种草”再“拔草”,喜欢测评分享,追逐潮玩手办,崇尚颜值经济……(《中国质量报》)
C.疫情期间,上海数十万青年志愿者挺身而出,提供全方位的爱心服务。特别是在社区一线,不乏出生于1995年以后的“Z世代”志愿者。(《新华每日电讯》)
D.“Z世代”既是网红经济内容的“产消者”,也是网红经济的参与者,他们擅于借助海内外社交媒体,产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质量内容。(《中国社会科学报》)
4.大众媒介关注Z世代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根据文中Z世代的媒介形象特点,分析以下新闻现象。(6分)
1998年出生的袁沛承是当地最年轻的民宿主。年轻给他带来了更独特的想法,他在院子里搞了一个小型露营地,客人可以在营地的天幕下喝茶聊天。现在,除了管理自己家的民宿,他还开始做民宿运营,在线上同时为14家民宿做网页建设,进行内容优化和推广,增加民宿的曝光量。袁沛承告诉中青报记者:“我不想做枯燥乏味的工作,哪怕能给我带来丰厚的报酬。在民宿工作最适合我,这里是我的家,是我的生活,接待客人就是我生活的一部分。这就是我理想中的生活。”
(来源于《中国青年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麦秸垛
铁凝
①太阳很白,白得发黑。天空艳蓝,麦子黄了,原野骚动了。
一片片脊背亮在光天化日之下。男人女人们的腰朝麦田深深弯下去,太阳味儿、麦子味儿从麦垅里融融地升上来。镰刀嚓嚓地响着,麦子在身后倒下去。
队长派了杨青跟在大芝娘后头拾麦豄儿捆麦个儿。大芝娘边割麦子边打豄儿,麦豄儿打得又快又结实,一会儿就把杨青丢下好远。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