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题,约10260字。
山东省德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统考语文试题
2024.1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再选涂其它答案。非选择题写在答题卡对应区域。严禁在试卷上答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①什么叫语文?平常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到纸面上叫书面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对学习语文我们要有正确的认识。
②语言是一种工具。工具是用来达到某个目的的。工具不是目的。比如锯子、刨子、凿子是工具,是用来做桌子一类东西的。我们说语言是一种工具,就个人说,是想心思的工具,是表达思想的工具;就人与人之间说,是交际和交流思想的工具。思想和语言是分不开的,想心思得靠语言来想,不能凭空想。可以说,不凭借语言的思想是不存在的。固然,绘画、音乐﹑舞蹈表达思想内容是不凭借语言的,绘画凭借线条和色彩,音乐凭借声音和旋律,舞蹈凭借动作和姿态,可是除了这些以外,表达思想都要依靠语言。
③就学习语文来说,思想是一方面,表达思想内容的工具又是一方面。工具有好有坏,有的是锋利的,有的是迟钝的,有的合用,有的不合用,这是一方面。思想也有好有坏,有的是正确的,有的是错误的,有的很周密,很深刻,有的很粗糙,很肤浅,这又是一方面。学习语文,这两方面都要正确对待。
④有些人认为只要思想内容好,用来表达的语言好不好无所谓。有些人甚至认为语文是雕虫小技,细枝末节,不必多注意。既然这样,看书无妨随随便便,写文章无妨随随便便。文章写出来半通不通,不认为不对,反而认为只要思想内容好,写得差些没有关系。实际上,看书,马马虎虎地看,书上的语言还不甚了然,怎么能真正理解书的内容?写文章,马马虎虎地写,用词不当,语句不通,怎么能说思想内容好?文章写不通,主要由于没想通,半通不通的文章就反映半通不通的思想。
⑤有些人认为只要学好了语文,思想内容的问题也会随之解决,因而就想专在字词语句方面下功夫。这个想法也不对。有人写工作总结写不好,写调查研究的报告写不好,认为这只是“写”的问题。学好了语文,工作总结和调查报告是不是一定写得好?不一定。为什么?工作总结必须参加了某项工作,对这一项工作比较全面地了解,知道这一项工作的优点和缺点,经验和教训,再加上语文程度不错,才能写好。调查报告也一样,一定要切切实实地调查,材料既充分而又有选择,还要能恰当地安排,才能写好。
⑥这样说起来,要写好工作总结和调查报告,既要在语文方面下功夫,也要在实践方面下功夫。两方面的功夫都要认真地做,切实地做。
⑦学语文为的是用,就是所谓学以致用。经过学习,读书比以前读得透彻,写文章比以前写得通顺,从而有利于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这才算达到学习语文的目的。进一步说,学习语文还可以养成想得精密的习惯,理解人家的意思务求理解得透彻,表达自己的意思务求表达得准确;还有培养品德的好处,如培养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态度等。这样看来,学习语文的意义更大了,对于从事工作和培养品德都有好处。
(摘编自叶圣陶《认真学习语文》
材料二:
这种以教师讲解为主的教学法,其流弊,第一是学生“很轻松,听不听可以随便。但是,想到那后果,可能是很不好的”。其次,“学生会不会习惯了教师都给讲,变得永远离不开教师了呢?永远不离开教师是办不到的,毕业了,干什么工作去了,决不能带一位教师在身边,看书看报的时候请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以锯子、刨子、凿子等是用来做桌子的工具进行类比,论证了语言是用来表达思想的工具。
B.学习语文,要正确对待思想内容和语言,做到思想内容正确,周密、深刻,用词准确,句子通顺。
C.材料二中,作者认为在各学科教学活动中,教师帮着学生学习的一串过程是教育学上的根本问题。
D.两则材料行文多用设问,反问,既便于作者传达观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又能够触发读者的思考。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语文和实践两方面的功夫都认真、切实地做﹑就能写好工作总结和调查报告。
B.学习语文,既可以提高理解﹑表达等工作能力,也可以培养严谨的工作态度。
C.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把现成的知识交给学生,也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教学方式。
D.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是教学的正经道路,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更轻松。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一第④段观点的一项是(3分)
A.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B.沈德潜《说诗啐语》:“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斯有第一等真诗。”
C.贾岛《题诗后》:“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D.刘锶《文心雕龙》:“虎豹无文,则鞟同犬羊。”
4.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4分)
5.写议论文要有针对性,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针对现实生活中的什么问题发表议论?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4分)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总有一些日子叫空旷
宋长征
刚开始,秋天是喧闹的,金黄的玉米,洁白的棉絮,硕大的地瓜,以各种色彩和形状装点着秋天的田野。每个人都很忙。这忙是等来的,也是盼来的,穿越春的惊蛰,穿越夏的滂沱,忙手忙脚把收成归拢起来,挂在山墙上,或圈进围囤里,静静等待冬雪的降临。
我也很忙,无论秕瘪还是充盈,都会是我的期待。这种心情庄稼知道,每次站在田埂子上总希望拔节的声音再清晰一些,再响亮一些。光有爱是徒劳的,即便一日三焚香也不能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