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8740字。

  广东省江门市台山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一、名句名篇默写
  1.默写古诗文。
  (1)          ,百草丰茂。(曹操《观沧海》)
  (2)          ?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3)逝者如斯夫,          。(《〈论语〉十二章》)
  (4)枯藤老树昏鸦,             ,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5)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6)行舟江上,面对两岸开阔、波平浪静的景象,人们不禁想起“          ,          ”(王湾《次北固山下》)所描绘的画面。
  (7)同写“夜雨”,李商隐的“         ,           ”(《夜雨寄北》),虚实相生,由眼前的凄苦想到未来团聚的欢乐;陆游的“          ,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则借写风雨梦境,抒发报国之志和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心。
  二、诗歌鉴赏
  2.曹操《观沧海》是“建安风骨”的代表作,请结合诗歌内容和下面的知识卡片,从诗人情感的角度,谈谈“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四句是如何体现“建安风骨”之特点的。
  知识卡片
  建安年间,群雄逐鹿,战争不断。文坛上,以曹氏父子三人为中心的文人学士,创作了一大批文学巨著,在反映社会动乱和民生疾苦的同时,又表现了统一天下的理想和壮志,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形成了“建安风骨”这一文学风格,风骨遒劲、雄浑豪迈、慷慨悲凉是其特点。
  三、基础知识综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字,能帮我们留住逝去的时光,留住那些让人难以忘怀的记忆。
  鲁迅用文字记录了他在百草园的快乐时光,那里有碧绿的菜畦,有紫红的桑椹,还有从草间直窜向yún xiāo里去的叫天子(云雀);海伦??凯勒永远不会忘记莎莉文老师来到她身边的那一天,她开始过上了与此前 的生活,这使得她感慨万分;毛泽东同志高度 了白求恩同志对工作负责、对人民rè chén的共产主义精神,号召我们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做一个高尚,纯粹,有道德,脱离了低级趣味和有益于人民的人;还有康拉德??劳伦兹和 的鹦鹉“可可”的故事,让我们觉得既 huá jī可笑又心生敬意。
  通过文字的记录,使这一切变得清晰可触。这就是文字的力量。
  3.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yún xiāo(      )   (2)rè chén(      )   (3)huá jī(      )
  4.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大相径庭    赞扬    温柔
  B.截然不同    赞扬    温顺
  C.大相径庭    宣扬    温顺
  D.截然不同    宣扬    温柔
  5.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文字的记录,使这一切变得清晰可触。
  B.通过文字的记录,让这一切变得清晰可触。
  C.在文字的记录下,让这一切变得清晰可触。
  D.经过文字的记录,使这一切变得清晰可触。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家务劳动是最好的生活教育。让孩子学习做家务是最生活化的教育,也是生活所必需的教育。劳动教育有利于孩子主体意识的确立。孩子确证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不仅需要通过其他家庭成员的爱和尊重,更需要通过责任的担当。孩子参与家庭劳动,以自己的付出赢得认可,对培养其自身的尊严感、秩序感、价值感非常有必要。
  材料二:开好开足劳动课,需要多方联合参与。学校可以将课堂搬到田间地头,让学生在躬身稼穑、体验民俗之间,感受生活味、烟火气;企业、工厂等社会力量,可以利用提供标准化场地、定制化器具等方式,拓展校方有限的场景资源;家长可以通过日常交流的言传、共担家务的身教,营造热爱劳动、崇尚劳动的家风家教。如此,才能打通书本与现实、学校与社会的隔膜,把劳动课牢固地嵌入教育体系的应有位置。
  材料三:中小学生劳动状况调查统计表。(如下图)
  中小学生周平均家务劳动时长分布情况
  0% 半小时左右及以下 一小时左右 二小时左右 三小时左右 四小时左右 五小时左右及以下
  因选择该时长的样本占比 34.93% 32.60% 17.78% 7.71% 3.01% 3.97%
  6.请综合概括材料一、材料二的主要内容。
  7.仔细观察材料三,请根据调查统计表写出一条调查结论。(不超过25字)
  8.如果要给藤野先生画一幅肖像,你认为以下哪个特点描述不准确?(   )
  A.挟着一摞书 B.黑而瘦
  C.着装整洁讲究 D.八字须,戴眼镜
  五、名著阅读
  9.从个人的“小我”走向国家或集体的“大我”,能扩大人生的格局。请你结合孙悟空的经历,说说他从“小我”走向“大我”的转变过程。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