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670字。
江西省宜春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说明:
1.本卷共四大题,21小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本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答案要求写在答题卷上,不得在试卷上作答,否则不给分。
一、语言知识及运用(本大题共5小题,10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2题。
走进初中语文课本,我们被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熏陶和感染,读毛泽东的《纪念白求恩》,总是被白求恩“极端的负责”和“极端的热忱”所折服;读莫怀戚的《散步》,总是被他们在分qí ① 路口依然可以祥和地去解决问题的欢乐模样所感动;读康拉德.劳伦兹的《动物笑谈》,总是被研究动物行为的科学家 ② 的实验方法所惊叹……
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填入横线①处的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chéng歧 B.chén其 C.chéng岐 D.chén歧
2.填入文中横线②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荒唐无稽 B.怪诞不经 C.莫名其妙 D.奇奇怪怪
3.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收到家里了,灵巧的姑娘媳妇们就忙着把枣往墙壁上挂。
②白露一过,打枣的季节到了,满村里枣味飘香,到处响起一片啪啪的声音。
③红红的枣儿堆成了一座座小山。
④滚圆滚圆的枣儿在她们手里成了上等的工艺品。
⑤在竹竿、木棍没头盖脑的暴打下,枣儿劈里劈啦纷纷落地,像下起了一场暴雨。
A.②③⑤④① B.⑤③④①② C.②⑤③①④ D.⑤④③②①
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忽然一阵冷风吹来,浓云像从平地上冒出来似的,刹时把天遮得严严的。(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B.端午节,秀江河龙舟赛开始了,只听“砰”的一声枪响,龙舟如箭般划过,像一条条巨龙在水面穿梭,河水被激起层层浪花,留下串串波澜,那场景真是骇人听闻。(句中“骇人听闻”一词使用恰当)
C.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一个好人,带动一群人;一群好人,温暖一座城。(这句话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D.“掌握法律武器,增强禁毒意识”与“朋友,你是否意识到你在幸福之中呢”中的“意识”词性相同。
5.下列交际情境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2分)
A.回到小学看望老师,恰逢她们有课失陪,我只好闲逛校园,回忆小学时光。
B.提到自己的父亲,老陈动情地说:“家父经常告诫我们,做人要清清白白,堂堂正正。”
C.某外地游客在宜春温汤美食街品尝了网红小吃温汤发糕,赞不绝口。店主说:“欢迎以后常来!”游客说:“一定一定,下次来宜春温汤,一定还会光临贵店的。”
D.小冕同学获得江西省书香校园征文比赛一等奖,很多人都向他表示祝贺。小冕说:“谬赞了,谢谢大家的鼓励!我会继续努力,争取更好的成绩!”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本大题共6小题,共18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6—7题。(每小题2分,共4分)
霁雪①
唐.戎昱
风卷寒云暮雪晴,江烟洗尽柳条轻。
檐前数片无人扫,又得书窗一夜明。
【注】①此诗又题《韩舍人书窗残雪》。霁:本指雨止。泛指风霜雨雪停止,天气晴好。
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首句点明雪晴在天“暮”之时,为结句“一夜明”作了铺垫。
B.第二句写出雪后天晴,烟云荡尽,江天高朗明净,柳条轻盈婀娜。
C.第三句由远及近,景象从整个江郊转向韩舍人的檐前。
D.“无人扫”三字突出居住地的偏僻,显出韩舍人的孤独寂寞。
7.此诗表达对残雪充满_________________之情。(2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0题。(8分)
人多言方子振小时嗜弈,尝于月下见一老人,谓方曰:“孺子喜弈乎?诚①喜,明当俟②我唐昌观中。”明日方往,则老人已在。老人怒曰:“曾谓与长者期,而迟迟若此乎?当于诘朝③更期于此。”方念之曰:“圯(yí)上老人④意也。”方明日五鼓而往,观门未启,斜月犹在。老人俄⑤翩然曳杖而来,曰:“孺子可与言弈矣。”因布局于地,与对四十八变,每变不过十余着耳。由是海内遂无敌手。
(选自胡应麟《甲乙剩言》,有删改)
【注】:①诚:如果。②俟:等待。③诘朝:清晨,也指明日。④圯上老人:传说是神仙所化,比喻受到人们仰慕的长者。⑤俄:不久。
8.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2分)
(1)尝( ) (2)期( )
9.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人多言方子振小时嗜弈。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