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710字。

  1.《沁园春长沙》同步练习(文字版 | 含答案)
  一、选择题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__①__自由。
  (2)怅__②__,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3)_③_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__④__。
  A.①竟   ②廖阔   ③挟   ④稠 B.①竞    ②寥廓   ③携   ④稠
  C.①竟   ②蓼廓   ③携   ④惆 D.①竞    ②寥阔   ③挟   ④惆
  2.对这阕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沁园春长沙( 节选)
  毛泽东(1925年)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A.词的前三句写出了特定的氛围——寒秋,眼前的景物一一湘江,欣赏秋景的立足点——橘子洲头,还写出了诗人“独立”的高大形象。
  B.“看”字领起对秋景的描绘,其中有仰视,有俯瞰;景物有远景,有近景;有静态色彩的描写,还有动态形象的描写。
  C.“百舸争流”突出船多且快,“鹰击长空”着意描写力度,“鱼翔浅底”写出鱼的自由自在。这三句导出了“万类霜天竞自由”。
  D.“怅寥廓”抒发自己的情怀,“问苍茫大地”浸含着忧思和责任,两句都运用了拟人手法。“谁主沉浮”暗含以身许国之志。
  二、情景默写
  3.名句默写。
  (1)《沁园春•长沙》中表达诗人旧地重游,引发对往昔生活的回忆的过渡句是:      ,     。
  (2)《沁园春•长沙》一文中,静中有动、生气勃勃的场景描写的句子是“                  ,                 ”。
  (3)《沁园春•长沙》表现词人年轻时意气奔放,强劲有力的句子              ,             。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点明了时间、地点和特定的环境的诗句:         ,              ,              。
  (2)《沁园春长沙》中,面对大千世界,诗人发出慨叹,表现诗人的雄心壮志的诗句:         ,               ,          。
  (3)《沁园春长沙》中,旧地重游,引发对往昔生活的回忆的诗句:            ,             。
  (4)《沁园春长沙》中,以设问结尾,巧妙回答“谁主沉浮”的诗句:            ,                 ,                 。
  (5)《芣苢》中,描写女子顺着茎成把采取车前草的句子是:           ,          。
  (6)《芣苢》中,描写女子用衣襟兜住采摘车前草的句子是:            ,        。
  (7)《芣苢》中,描写女子把衣襟掖在腰带上装车前草回家的句子是:         ,         。
  (8)在《文氏外孙入村收麦》中,通过对比天气,表现收麦季节弄人的心情起伏的句子是:            ,             。
  三、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情诗
  曹植
  微阴翳阳景,清风飘我衣。
  游鱼潜渌水,翔鸟薄天飞。
  眇眇客行士,徭役不得归。
  始出严霜结,今来白露晞①。
  游者叹黍离②,处者歌式微③。
  慷慨对嘉宾,凄怆内伤悲。
  注:①晞:晒干。②黍离:出自《诗经》,是东周人缅怀故都之作,后借指故国之思。这里取其感伤乱离、行役不已之意。③处者:指役夫的家人。式微:出自《诗经》,有“式微,式微,胡不归”之句,意为家人期盼役夫早归。
  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本诗属于古体诗,开篇两句写景,薄云遮蔽了阳光,清风吹动着衣裳,景中含情。
  B.三、四句写鱼儿安然游于渌水之中,翔鸟自由地高飞云天,描摹了一副安然无惊、自由畅朗的图景,俯仰有致,意境开阔。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