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160字。
2.4《致云雀》练习
一、古代诗歌阅读
1.意象,顾名思义就是寓“意”之“象”,指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也就是借景抒情中的景或托物言志中的物。请思考下列问题。
(1)《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中的“我”是怎样的形象?
(2)《红烛》与李商隐的“蜡距成灰泪始干”都写了蜡烛,它们的含义一样吗?为什么?
(3)在《峨日朵雪峰之侧》这首诗中,诗人塑造了众多审美意象,有何作用?
二、作文
2.请以“致未来的劳动者”或“致攀登者”为题,写一段抒情文字或一首现代诗。要求:运用两种以上修辞格。不超过150字。
三、小阅读
3.诗人运用什么手法歌颂云雀?
4.诗歌中的云雀是怎样的形象?
5.《致云雀》中,诗歌中的云雀是怎样的形象?
6.读下面的三首诗,回答问题。
竹(之一)
每攀登一步
都作一次小结
竹(之二)
青翠是你的本色
坚韧是你的意志
竹(之三)
在翠绿婆娑的外表下
你空空如也
上述三首诗皆是以竹喻人,但立意不尽相同或迥然有异,请回答这三首诗的立意各是什么。
第一首:
第二首:
第三首: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浮云①
[俄国]莱蒙托夫
天空的浮云哦,永恒的流浪汉!
恰似一串珍珠项链在碧原上飘荡,
你们也和我一样,如同一群流放犯,
由可爱的北国匆匆地奔向南疆。
是谁把你们驱赶?难道是命运的决断?
是出于私下的嫉妒?还是公开的怨望?
是因为你们蒙受触犯刑律的灾难?
还是因为朋友们用心狠毒的诽谤?
不,是荒芜的田地使你们感到厌烦……
你们不知道什么叫激情?什么叫忧伤?
你们永远冷漠无情,永远自由自在,
你们没有祖国,你们也不会有流放。
【注】①这首诗创作于1840年5月初,即诗人第二次被流放去高加索的前夕。
7.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珍珠项链”“碧原”形象地描绘了在夕阳的金黄色光辉照射下碧空彩云的画面,美丽的景色排遣了诗人胸中的愁闷。
B.诗人在“北国”前加上“可爱的”的修饰语,以表示对祖国和家乡的热爱,对亲人和朋友的怀念。
C.“是谁把你们驱赶?”这种设问具有双关的含义,既指风儿把浮云驱赶,又指沙皇将诗人流放。
D.末段通过替云回答,使云恢复到自然状态,刻画了云的冷漠无情,从而烘托出诗人热爱祖国、渴望自由的感情。
8.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人通过“浮云”这个形象,抓住浮云与诗人身世中某些共同的和不同的特征,用正比和反衬的手法,寄寓了自己不幸的遭遇,抒发了自己爱祖国、爱自由的情怀。
B.“浮云”本来是现实生活中经常见到的一种自然现象,诗人在这里用呼告的手法,把“云”人格化了。移动中的“浮云”尚有自己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