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9900字。
2023~2024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阶段评估(二)
语文
??上册第一、二、三、四单元,第六单元第23、26课??
注意事项:共8页,总分120分,作答时间为120分钟。
第一部分
(1~2题 14分)
1.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共8分)
这副劳动者的忧郁面孔上笼罩着消沉的阴影,滞留着(yú dùn)和压抑:在他脸上找不到一点儿奋发向上的灵气,找不到精神光彩,找不到陀思妥耶夫斯基眉宇之间那种像大理石穹顶一样缓缓隆起的非凡器宇。他的面容没有一点儿光彩可言。__________无疑,这张脸平淡无奇,障碍重重,没法弥补,不是传播智慧的庙堂,而是禁锢思想的囚牢;这张脸(méng mèi)阴沉,郁郁寡欢,丑陋可憎。
(1)根据文段中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2分)
①(yú dùn)__________ ②(méng mèi)__________
(2)给文段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2分)
①滞留__________ ②禁锢__________
(3)下列两位同学关于文段中重点字词的发言有两处错误,请找出并改正。(2分)
发言人 发言内容 修正
晓冀 “穹”字使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的部首检字法检索,应先查“穴”部,再查4画 ①发言中“________”错误,应改为“________”
萌萌 “器宇”是名词,在文段中的意思是“器物高大”,其中“器”为上中下结构,共16画 ②发言中“________”错误,应改为“________”
(4)下面两句话语意相近,你认为将哪一句放入原文横线处效果更好?请说明理由。(2分)
①谁不承认这一点谁就没有讲真话。②谁承认了这一点谁就讲了真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共6分)
驼梁山因山顶酷似驼峰而得名,夏天的驼梁山层峦叠翠、森林繁茂、瀑布成群,是避暑的最佳时节。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最值得_____,它依山势高低而品种各异:山脚为灌木林,山腰为针阔混交林,山顶为花园草甸。驼梁无处不飞瀑,大大小小的瀑布,如条条白绢_____在满目翠绿的幽峡中,显得灵秀而生动。驼梁山顶的草原、花海,更是一处让人_____的大自然的神奇杰作……
(1)结合语境,依次填入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称道飘舞惊叹 B.称颂飘摇惊叹
C.称颂飘舞惊讶 D.称道飘摇惊讶
(2)驼梁山的飞瀑、山顶的草原和花海带给你怎样的感受?请你用一个学过的四字词语概括:__________。(2分)
(3)文段中画线句子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
(3~18题56分)
一、古诗文阅读(25分)
(一)古诗文默写(6分)
3.在“生活处处皆语文”主题演讲会上,主持人做了如下开场白。请阅读下面文字,在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6分)
语文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学语文,可以学习写作技巧,我们可以从王维《使至塞上》的“大漠孤烟直,①_____________”中品味炼字之妙;学语文,可以激发想象,我们可以引用李清照《渔家傲》中的“天接云涛连晓雾,②_____________”来描绘海天溟蒙的景象;学语文,可以陶冶情操,我们可以借陶渊明《饮酒》(其五)中的“采菊东篱下,③_____________”来抒写悠闲自得的心境;学语文,可以追忆历史,我们可以通过杜牧《赤壁》中的“④_____________,铜雀春深锁二乔”来探寻历史背后的意义;学语文,能激发报国之志,我们可以像李贺《雁门太守行》中“报君黄金台上意,⑤_____________”的将士们一样高唱以身报国的战歌;学语文,可以启迪哲思,我们可借晏殊《浣溪沙》中的“⑥_____________,似曾相识燕归来”来宽慰自己不要因落花易逝而惋惜,要学会在燕归中得到慰藉。
(二)古代诗歌阅读(6分)
4.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6分)
【甲】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乙】野望
杜甫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1)这两首诗写成时间相隔不过五年,因此有诸多相同点;从甲诗颈联中“_________”一词、乙诗颔联中“风尘”一词可以看出,两首诗都有“战乱”这一底色;两首诗都围绕“_________”字展开,通过该字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感。(3分)
(2)有很多诗评家将《春望》一诗誉为“五律压卷之作”,称其颔联字字千钧,吟之有味,尤妙。你认为这首诗的颔联妙在哪里?请任选一个角度谈一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5~9题。(共13分)
[甲]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